父母要会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从错题中学习
父母要会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从错题中学习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做练习时,即使做错了也不总结原因,下次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而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改进的迹象。
是时,父母要第一时间先去问自己是否有去教孩子这方面的技巧,而孩子又是否具备自错题中总结原因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据专家所知,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成人没有教他们在写作业时记得去对做错的习题总结原因,他们多半都还不懂得去总结错因的。
这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深处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意识。他们的每一天都是活在体验与经历的当下,不知道要去留意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
其次便是,对于孩子来说,从做错的习题中总结原因是很不容易的。从错题中总结原因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而非生来就会的本能。
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他们纵使是具备总结错因的思想意识,但在错题面前仍旧是不知道要去总结原因,反而会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摔跤的。
对此,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眼睛来去观察孩子,看待孩子,不要以自己的能力来去评估孩子,更不要轻易去批评孩子怎么老是在同一个问题犯错,而不知道从中去吸取教训。
相反,父母要去分解如何从错题中总结原因的步骤,并持有足够的耐心来去手把手地教孩子一步步地操作,乃至于在孩子面前进行反复的示范,及至孩子慢慢地熟能生巧。
记得在孩子刚上一年级那会儿,见着错题,总会先去询问孩子当时是怎么作答的,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答题过程都给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
接着,就会领着孩子去挖掘习题背后的知识点,指出这是考到了书本上的哪些知识点。这是为了教孩子学着去挖掘习题背后的考点。
在有些时候,会将几道看似大有不同的习题放到一块去,教孩子学着去从不同的习题中挖掘出其中的知识点,让孩子知道习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然后,孩子就慢慢地懂得了自己会是做错这道或这些习题的根源是并没有熟练掌握好相应的知识点,且是不大懂得越过习题表象去看考点。
有时,孩子做错习题并不是没有学好课本知识,而是心还不够细,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备,眼睛的观察力还不够敏锐。这是急不得的,需要耐心来去等待孩子慢慢地发育成长。
而今,仍旧会是领着孩子去分析错题,且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技巧,教孩子学着去将错题中的某些课本之外的知识点都给提炼出来,并记录到书本或笔记本上去。
不仅如此,还会拿着习题来去对照课本知识,告诉孩子考试并不只是在考课本知识。试卷往往会是考到部分的与课本知识有些关系的其他课外知识的。
此外,在提炼习题中的知识点时,还会告诉孩子说,如果自己懂得将每一次做错的知识点都给提炼出来,并不时地去复习,那下一次考到该知识点时,自己就不会再错了。
由此,孩子就清楚知道了为什么要如此费力地将习题上的某些知识点都给提炼出来,并辛苦地补充到书本或笔记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处去。
不过,在这过程里头,父母一定要努力管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地让自己以平和之心来去教孩子分析错题,总结错因。
若是父母见着孩子的错题就火冒三丈,并带着怒气来去教孩子,孩子是容易有害怕与恐惧的。害怕之下的孩子难以拥有高效的学习效果。
不仅如此,孩子的内心深处还难以拥有良好的内在感受,反而会是一想到做题与错题,就浮现出来了父母那张凶神恶煞的脸蛋的。
多年来,在给孩子分析习题中静观自己的情绪,并会选择在彼此都轻松愉悦且是不那么疲惫的时候去分析习题。
当然,管理情绪的技巧是有很多的,如深呼吸、书写情绪日记、转念功课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都是需要自己将其给融入到生活的。
还有就是,情绪管理就好比是学开车,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难免会是管不好自己的脾气,而继续受制于原有的惯性模式的。情绪就是一种惯性模式。
那在初始之时,父母若是见着孩子的错题就有了情绪,并不要去责备自己,但可以向孩子道歉,坦率地跟孩子说自己并没有管好自己的脾气。
经常会向孩子道歉,坦率地跟孩子说妈妈并没有管好自己的脾气,这是妈妈自己的问题。
接着,就会有意识地思省,并努力去习练相关的技巧,不断地提醒自己去减少见着孩子的错题就来脾气的次数。
与此同时,在孩子的重复性错题面前,也基本不会去批评孩子,但会让孩子给自己讲讲自己是如何做错的。
对于相类似的习题,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会是不尽相同的,但应该是被卡住了。
作为父母,我们唯有是耐心地倾听孩子,让孩子讲讲自己是如何做错的,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找到那个根本性的卡点的。
而在帮助孩子找到那个根本性的卡点后,让孩子调校自身到渐成习惯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步便可登天的。
实际上,手中的孩子若非天才,不管是什么技巧,在教了孩子一两次之后,父母都不能指望孩子从此就熟能生巧到运用自如的。
因此,在找到其中的原因之后,父母还需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来去调校自身到渐成习惯,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点出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就能像变戏法那样地快速变了个样的。
像家里的孩子从来都不懂得将错题背后的知识点给提炼到书本或笔记本中去,就先去给孩子提炼笔记,以让孩子就近观察要如何来去操作。
待得孩子观察清楚后,就开始放手让孩子学着去从错题中提炼知识点,并将其给耐心地记录在笔记本或书本中去。
尽管如此,在放手的初始之时,仍旧是会守在孩子的跟前,陪着孩子去从错题中提炼知识点,而不是在下达指令之后就对孩子撒手不管的。
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的撒手不管理应是发生在孩子熟练掌握相应能力之后,父母的不教是在确保孩子熟练掌握相应能力之后。
因为,在这期间,孩子难免会是不知道要如何来去从错题中提炼知识点,乃至于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的。发现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是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