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分论坛丨建筑、园景设计及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分论坛丨建筑、园景设计及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dcic.net/gdkcxh/ShowNews?KeyId=b14200bbd70e43d89a91d1bb244a6bd3&columncode=001

2024年3月26—2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共同主办,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办,21家内地与香港协(学)会共同协办的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在广州举行。

会议下设四个平行分论坛。27日上午,由中国建筑学会与香港建筑师学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协办的分论坛“建筑、园景设计及城市规划经验交流会”成功举行,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蔡瀛、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泽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吕达文的共同主持下,嘉宾们围绕“建筑设计市场与执业实践”“园景设计技术发展”“香港城市规划在大湾区的机遇”等话题开展热烈讨论。




分论坛会议现场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致辞,他指出,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的优势,具备自由便利的营商环境,稳健的金融体系,优良的法治传统,完善的交通网络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企业进入大湾区市场的桥梁,大湾区企业发展海外市场的重要的门户。希望借助论坛的召开,进一步的融合、发扬粤港两地建筑业的优势的资源,推进粤港建筑业的合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做出湾区建设的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致辞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蔡瀛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交流会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件盛事,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技领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是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广东省改进安居宜居条件,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支持港澳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粤发展,创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平台。我省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更加发展、保护、建设、弘扬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蔡瀛致辞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泽斌致辞中表示,内地和香港必须携手合作,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务求达到1+1大于2,增强内地与港、澳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内地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完整的生产链,香港则有与国际接轨的建筑师全程负责制的丰富经验。陈泽斌相信,如果可以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建筑标准的统一,以及人才互通的话,必定可以大大加强两地的专业实力,让专业服务可以“跑出去”。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泽斌致辞

主题演讲环节,住房城乡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江华, 围绕优化勘察设计市场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了详细阐述,近年来,内地勘察设计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目前,内地行业企业总数为2.7万家,营业收入为6707亿元,具有涉足资质的企业完成工程总承包收入为4.5万亿元,全过程工程咨询收入107亿元,境外营业收入2,141亿元,行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累计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均保持增长。此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管理力度,进一步夯实勘察设计人才的支撑力度,开设工程设计大讲堂,着力提升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积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和司法服务贸易协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交流活动,推动香港与内地建筑师服务工程师互认,支持全国建筑服务委员会与香港建筑师学会,全国注册的工程师委员会与香港工程师协会开展互认。

2004年至2008年,共有412名香港建筑师取得了内地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347名内地建筑师取得了香港建筑师资格,共有249名香港结构工程师取得了内地一级结构工程师资格,314名内地结构工程师取得了香港结构工程师资格,自2005年起,香港居民可以参加内地一级建筑师勘察设计工程师资格的考试。

目前,香港居民取得内地建筑师勘察设计工程师资格与内地相应的资格人员享有同等的待遇。截止2023年12月份,已经有60多家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296名专业人士在广东省住建厅备案。


住房城乡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江华发表演讲

香港建筑师注册管理局主席谭国治作了题为《香港建筑师全程服务负责制在内地实践的探讨及前海试点项目经验分享》的演讲,他指出,国家在“十三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筑四个方针八字真言: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而香港法律第123章《建筑物条例》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香港所有新建及现存的建筑及构筑物:安全、卫生、可持续发展。内地与香港法律的宗旨基本是一致的,但实际执行及管理系统就有根本性的分别,两地建筑师的专业服务有颇大的差异。他介绍两地建筑法律法规实际执行时的异同,香港建筑师标准全程服务包括启动阶段、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合同图纸及文件、施工阶段6个方面,香港建筑师(认可人士)需要对项目启动、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时间方案、扩初施工图,招投标施工合同图纸及文件,施工阶段(含缺陷保修),使用、营运等方面内容负责,而内地则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单位对上述内容分担负责。


香港建筑师注册管理局主席谭国治发表演讲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分享了城市更新中的景观设计实践,他指出,随着人口城市化率增速的减缓,我国城市发展已经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进入到存量更新的新阶段。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景观设计师应该发挥多专业一体化的统领作用,从实际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新理念和新方法。他以2022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举办地张家口市崇礼区实施的一系列空间品质提升工作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在赛场周边山体生态修复和长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以及崇礼区公共空间的综合性改造提升等城市更新实践中,采用的多项绿色低碳技术,为冬奥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以选址于合肥已经停运的骆岗机场的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会址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多专业协同,将机场内既有建筑群改造成为业态丰富、充满活力的园博小镇,为市民提供了环境友好的城市景观空间。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发表演讲

香港园境师学会前主席刘兴达以《粤港澳园林苗木标准化的制定》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协调发展,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淮和认证体系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香港园境师学会联同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景观协会及澳门园景绿化促进会携手合作,通过完善三地标准的融合与优化,并参考国际经验和标准,统一制定了首份粤港澳大湾区苗木的规格质量体系,有利于提升园林绿化项目的设计应用,采购效率,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实施环节,同时作为苗木供货商认证基础及其它材料标准化的参考经验。


香港园境师学会前主席刘兴达发表演讲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孙一民作了《基于可持续韧性发展的大湾区精明营建》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然而,快速城市化使大湾区处于土地资源稀缺、蓝绿网络破碎、口门滩涂恶化等内部困境,同时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威肋,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法难以适应湾区未来的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移山填海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外部威胁将改变传统规划范式与工具,需要专业工作者突破建筑、规划与景观等固有学科,以及交通、水利等相关专业领域,以更加宽广和深入的反思。孙一民结合了一系列大湾区城市设计亲历案例,以及湾区韧性发展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提出湾区特殊条件下城市建设决策坚持全面性、科学性,重视早期城市设计科学研究突破传统局限,以集约建设为原则,实现湾区的可持续发展;突破“建设”的狭隘范畴,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细心经营与建设,为湾区多样化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孙一民发表演讲

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杨咏珊以《香港城市规划师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上所扮演的角色--从北部都会区说起》为题作了分享,她介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的加强,湾区内经济、旅游、人才、资讯等各方面的交流互动也愈加频繁。城市规划师已无法局限于“红线图”或单独的城市边界进行城市规划。湾区内城市的定位、发展愿景及潜力等皆要纳入综合城市规划。拥有30年丰富规划经验的她,以北部都会区为例,透过不同时期参与的项目,以切身经历及多年来专业角色的演变,分享了对规划要素的考量、角色定位的转变、规划设计的配套等相关议题。


香港规划师学会副会长杨咏珊发表演讲

嘉宾座谈环节,6位演讲嘉宾聚焦香港建筑师负责制在地项目设计实践的过程中的挑战和经验、政府部门对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展望、当前城市更新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的困境、香港的城市规划如何更好融入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战略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内地与香港建筑领域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圆桌对话现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