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
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
本文将探讨厄米共轭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共轭关系——中式共轭。通过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图形解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两种共轭关系的性质和区别。
厄米共轭概念回顾
定义:n阶复方阵A的对称单元互为共轭,即A的共轭转置矩阵等于它本身,则A是厄米特矩阵(Hermitian Matrix)。对于只包含实数元素的矩阵(实矩阵),如果它是对称阵,即所有元素关于主对角线对称,那么它也是埃尔米特矩阵。也就是说,实对称矩阵是埃尔米特矩阵的特例。
首先来看实对称矩阵的厄米共轭矩阵,稍后再过渡到复对称矩阵的厄米共轭矩阵上去,先看下图。
厄米共轭图解一
- ⊙B的半径=BA=1
- ∠α=∠ABC
- ∠β=∠ABD
- a=cos(α) cos(β)-sin(α) sin(β)
- b=-cos(α) sin(β)-sin(α) cos(β)
- c=sin(α) cos(β)+cos(α) sin(β)
- d=-sin(α) sin(β)+cos(α) cos(β)
- m1={{a,b},{c,d}} 注释:矩阵m1由a、b、c、d构成。
- m2=转置(m1) 注释:矩阵m2是矩阵m1的转置矩阵。
- m3=conjugate(m2) 注释:矩阵m3是矩阵m2的共轭矩阵。
- m4=m3 m1 注释:矩阵m4是矩阵m3与矩阵m1的乘积。
- m4=m3 m1=单位矩阵。
由于矩阵m3是矩阵m1的转置共轭矩阵,因此,矩阵m1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是单位矩阵,即矩阵m1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是厄米共轭的,这是实数矩阵的厄米共轭,它是厄米共轭的特例。如下图所示。
厄米共轭图解二
下面介绍C点和D点关于x轴对称点的厄米共轭。如图所示。
厄米共轭图解三
- C'=对称(C,x轴) 注释:C'是C关于x轴的对称点。
- D'=对称(D,x轴) 注释:D'是D关于x轴的对称点。
- ∠ι=-∠α
- ∠κ=-∠β
- o=cos(ι) cos(κ)-sin(ι) sin(κ)
- u=-cos(ι) sin(κ)-sin(ι) cos(κ)
- v=sin(ι) cos(κ)+cos(ι) sin(κ)
- w=-sin(ι) sin(κ)+cos(ι) cos(κ)
- m5={{o,u},{v,w}}=转置(m1) 注释:矩阵m5是矩阵m1的转置矩阵。
- m6=conjugate(m5) 矩阵m6是矩阵m5的共轭矩阵。
- m7=m6 m1=单位矩阵。
所以矩阵m6与矩阵m1是厄米共轭的。由于实矩阵的转置矩阵就是它本身,所以如果两个实矩阵是厄米共轭的,则该实矩阵与它的转置矩阵的乘积等于1。
下面来讨论复矩阵,看看它的厄米共轭与实矩阵的厄米共轭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
厄米共轭图解四
- z_{1}=转换为复数(F) 注释:将点F转换成复数z₁
- z_{2}=转换为复数(E) 注释:将点E转换成复数z₂
- m8={{z_{1},0},{0,z_{2}}} 注释:m8是复数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分别是z₁ ,z₂,反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0。
- m9=转置(m8) 注释:m8的转置
- m10=conjugate(m9) 注释:m9的共轭
- m11=m10 m8=单位矩阵
因此,m10和m8是厄米共轭的。
- z_{3}=转换为复数(M) 注释:将点M转换成复数z₃
- z_{4}=转换为复数(N) 注释:将点N转换成复数z₄
- m12={{z_{3},0},{0,z_{4}}} 注释:m12是复数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分别是z₃ ,z₄,反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0。
- m13=转置(m12) 注释:m12的转置
- m14=conjugate(m13) 注释:m13的共轭
- m15=m14 m12=单位矩阵。
因此,m12和m14是厄米共轭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复数对角矩阵,它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复数,反对角线上的元素皆为零,这个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是单位矩阵。因此,任何复数对角矩阵一定是厄米共轭的。
中式共轭
下面介绍的这种共轭与厄米共轭有所不同,是我研究出来的一种共轭矩阵,为了不使之与厄米共轭产生混淆,我姑且将其命名为中式共轭。下面来向诸位介绍中式共轭。
由前,已知矩阵m8和矩阵m10是厄米共轭的,矩阵m12和矩阵m14是厄米共轭的,将m8和m12的元素取出构成一个新矩阵:
- m16={{z_{1},z_{2}},{z_{4},z_{3}}} 注释:复矩阵m16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是z₁,z₃,反对角线上的元素是z₂,z₄
- m17=转置(m16) 注释:m16的转置
- m18=conjugate(m17) 注释:m17的复共轭
- m19=m18 m16 注释:m18与m16的乘积
- m19={{2,0},{0,2}} 注释:主对角线上元素皆是数值2的对角矩阵。
矩阵18与矩阵16也是共轭矩阵,这即是我所说的中式共轭。
中式共轭是由厄米共轭推导出来的,如前所示,首先在半径为1的圆上任取两点,再取这两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分别得到两对具有厄米共轭关系的点,再将这四个点转换成复数构造一个矩阵,这个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就构成了中式共轭,中式共轭这个名字是我为了区别厄米共轭取的名称。
中式共轭与厄米共轭的区别:厄米共轭是指一个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是单位矩阵,中式共轭中一个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不是单位矩阵,而是单位矩阵的2倍。中式共轭可视作两个厄米共轭的合成。即中式共轭包含厄米共轭。
文章的最后,我将厄米共轭和中式共轭分别引申以下,进一步的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请看下图。
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一
图中∠α和∠β仍如前文所示保持不变,当然,厄米共轭是不受这两个角的取值的影响的,中式共轭同样不受角度变化的影响,影响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的因素主要是圆的半径。因此,这两个角可以任意取值,为了表述的需要,就暂且为这两个角随意取个值。下面先讨论圆的半径变化对厄米共轭和中式共轭的影响,先讨论对厄米共轭的影响。
当圆的半径等于1时,厄米共轭成立,即一个实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等于单位矩阵。而当圆的半径不再等于1时,一个实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将不再等于单位矩阵,而是表现出一些规律性。
来看当⊙B的半径R=2时的变化,
- 延长BE交外圆于点H。
- 延长BF交外圆于点R。
- 设R点的坐标是R(e,f)
- 设H点的坐标是H(g,h)
- 矩阵m20={{e,f},{g,h}}
- m21=转置(m20) 注释:m20的转置
- m22=conjugate(m21) 注释:m21的复共轭
- m23=m22 m20 注释:m22与m20的乘积
- m19={{4,0},{0,4}} 注释:主对角线上元素皆是数值4的对角矩阵。
重复上述过程,当圆的半径=3时,得到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9,0},{0,9}},以此类推,当圆的半径是实数R时,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矩阵的乘积={{n²,0},{0,n²}}。因此,厄米共轭仅是当圆的半径等于1时的一种特殊情形。
讨论完了厄米共轭在实数范围内的推广,我们可以用类似方法讨论中式共轭在复数范围内的推广。
由于下面要用复数矩阵,所以将点E、F、M、N、G、Ⅰ、R、H分别转换为复数,如下图所示。
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二
- z_{1}=转换为复数(F) 注释:将点F转换成复数z₁
- z_{2}=转换为复数(E) 注释:将点E转换成复数z₂
- z_{3}=转换为复数(M) 注释:将点M转换成复数z₃
- z_{4}=转换为复数(N) 注释:将点N转换成复数z₄
- z_{13}=转换为复数(F)
- z_{14}=转换为复数(H)
- z_{15}=转换为复数(I)
- z_{16}=转换为复数(G)
构造如下矩阵:
- m24={{z_{13},z_{14}},{z_{15},z_{16}}}
- m25=转置(m24) 注释:转置
- m26=conjugate(m25) 注释:取复共轭
- m27=m26 m24={{8,0},{0,8}}
重复上述过程,当圆的半径等于3时,得到一个复矩阵与其转置共轭复矩阵的乘积={{27,0},{0,27}}。
当圆的半径=1时,如果是中式共轭的,则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复矩阵的乘积={{2,0},{0,2}}。
当圆的半径=2时,如果是中式共轭的,则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复矩阵的乘积={{8,0},{0,8}}。
当圆的半径=3时,如果是中式共轭的,则矩阵与它的转置共轭复矩阵的乘积={{27,0},{0,27}}。
......
以上这些乘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乘积所对应的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相同的,反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0。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值随圆的半径的取值不同而变化。当圆的半径是实数R时,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值等于2R²。例如,当R=5时,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值等于2*5²=50。可见,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的值等于2也仅是当圆的半径等于1时的特殊情况。对于实矩阵而言,在圆的半径等于1,当它满足厄米共轭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是1,对于复矩阵而言,在圆的半径等于1,当它满足中式共轭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是2。
总结: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都与圆的半径相关,厄米共轭与中式共轭都是共轭的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