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有“魔力” 春耕广种植
魔芋有“魔力” 春耕广种植
春分过后,寒意渐退,佛冈县水头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撒下石灰消毒,施上有机肥,植下拳头大小的魔芋种苗,铺上遮阴地膜……各个魔芋种植基地,纷纷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
魔芋种植基地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
数箱魔芋种苗被运送到魔芋田里。
农村妇女在魔芋种植基地工作,有了更稳定的收入。
春耕时节,村民正在进行魔芋育种。
佛冈引种具备抗病、高产等特性的珠芽魔芋。
根据清远市委、市政府部署,佛冈县重点发展以水头镇为主的魔芋产业核心区,种植范围覆盖水头镇及全县其他5个镇,致力逐步打造广东省最大的标准化、规模化魔芋种植基地。
沿着“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思路,佛冈以水头镇为示范,全面推广魔芋产业,拓宽种植空间,推进精深加工产品和打造魔芋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佛冈从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技术支撑等方面着手,对魔芋产业再扩种进行了具体部署。为探寻佛冈延伸魔芋全产业链的经验做法,春耕时节,笔者走进魔芋基地找寻答案。
空间扩容 以水头示范推动全县种植
水头镇是观察佛冈县魔芋产业发展的窗口。从空中俯瞰,大大小小的魔芋基地遍布乡野。
2021年从零开始,到2023年种植面积达9660亩,小小魔芋,为何有这么强大的魔力,短时间内在佛冈迅速生根壮大?
2021年,广东全面启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省驻佛冈县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瞄准产业兴旺目标,帮助佛冈引进魔芋特色农业产业,推动魔芋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新兴农业产业。
水头镇在多方协力下,整合盘活各个村内的撂荒地、可用零散地块,以龙头企业——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振为公司”)为经营主体,共同打造魔芋特色农业产业园,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村集体+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农民种、帮农民卖、给农民利,让“小产业”释放“大魔力”。
数据显示,2023年,佛冈县魔芋标准化种植规模9660亩,魔芋产量达3.4万吨,魔芋精粉产量0.28万吨,魔芋产业实现首年产值过亿元,2023年魔芋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2.36亿元。
今年春耕,黄喜儿在铜溪村魔芋基地里当起管工,“魔芋怕强光,怕积水,种子要斜着埋土才有利于成活。”她拿起拳头大小的魔芋种苗子,比划着技巧,带着新加入的村民学种魔芋。两年前,她还不知道什么是魔芋,如今已经是管理魔芋生产的能人。
像黄喜儿这样在魔芋种植基地工作的,水头镇还有上千人,他们大多数是农村中老年妇女。过去苦于乡村产业薄弱,村民想在“家门口”就业,只能选择打散工或耕作几亩地务农,收入非常不稳定。如今发展起魔芋产业,村民实现土地流转“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变股金”,收入有了更稳定的保障。
水头镇先行探路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佛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水头镇为核心,佛冈县今年实施魔芋产业扩大种植计划,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种植范围覆盖水头镇及其他5个镇,预计全县种植面积将达1.5万亩。在原来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还多次组织外出学习、与专家交流,如今新增了4种套种间种模式,一方面降低种植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土地综合利用价值。”
科研赋能 高校团队田间选种育优品
“现在种的是珠芽金魔芋,果实更大,出粉率高。”振为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健文介绍起黄喜儿手中的魔芋,“这是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引种的优良品种,且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更适宜清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
魔芋怕光喜湿,多年来主要产地在云贵川地区,对广东而言,还是个新鲜的农产品。考虑到传统品种很难适应广东的气候,振为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优质种芋培育、病害精准检测和预防、品种快速检测等,在推广魔芋种植的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还在为魔芋种植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牵头下,今年佛冈还计划建设500亩种质资源圃,培育具备抗病、高产等特性的优质新品种,不断培优育强引进、筛选适合佛冈种植的新品种,提高优质优良种子供应能力。以市场化合作为导向,鼓励各镇优先从振为公司等本地企业采购珠芽魔芋种子
魔芋喜阴,注定了它从育种到收成,必须有遮阳网伴随。然而,搭建遮阳网是一笔不小的种植成本投入。为此,佛冈多渠道探索多种低成本种植模式,以光伏板取代遮阳网就是其中一项实践。
远远望去,水头镇连片的光伏电板在山坡中连绵起伏,在光伏板下种植魔芋,实现“上能光伏发电,下能种植魔芋”,有效联动魔芋产业与光伏产业,切实增强了土地综合利用率。
魔芋遮阳栽培试验不止于光伏板,佛冈还积极尝试在魔芋田里套种木薯、玉米、百香果等高杆作物为魔芋遮阳,形成“上有高杆作物、林木果树,下有魔芋”的立体种植模式,既满足魔芋喜阴的要求,又节约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
眼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因子”集聚深融到佛冈魔芋产业当中。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一座从“田间”到“餐桌”的数字化桥梁,正在搭建连通。
佛冈建成全国首个魔芋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实现全过程科技赋能,建成魔芋种植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全方位实时收集魔芋生长及环境数据,实现自动化精准灌溉。
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精粉价格等市场动态,及时精准调整种植品种、规模,推动魔芋种植标准化、成品优质化。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打通底层数据的采集困境,为魔芋产业全程数字化提供基础支撑。
可以说,佛冈魔芋种植基地既是带动村民致富的成品田,也是全省魔芋产业种植的试验田,为全省魔芋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探路。
产业升级 延伸加工链促产品增值
魔芋制品如同无味的果冻,入口Q弹有嚼劲,凭着热量低、饱腹感强、富含膳食纤维等优质特性,广受健康食品市场欢迎。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背后,是市场销量在带动。
佛冈县水头镇全力申报创建魔芋特色产业小镇,举办首届中国佛冈(国际)魔芋节,第二届中国佛冈魔芋产业推介会,推进魔芋产品亮相各类大型农业展会,通过活动和平台展销作用,逐步提高消费者对魔芋的品牌认识度和认可度。
在销售渠道上,瞄准线上平台,推动产品触网上行。联合“佛冈有礼”区域公用品牌,发挥企业自主性,建立“魔芋家族”电商小程序,常态化开展优质农产品数字产销资源对接活动。同时,在水头镇多功能农贸市场数字展销平台设置电商平台服务中心佛冈农产品大数据中心,通过借力京东、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提升水头镇乃至佛冈特色经济作物产品流通交易功能,利用销区倒推产区发展的思路,大幅度扩展产业发展空间。
2023年,佛冈全县各企业共开发魔芋产品接近30款,并引入广东天聪华仁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2月,魔芋在春种后7个月迎来了收成。伴随着硕果结下的,还有新品牌“芋香猫”的发布。顺应城市新消费需求趋势,振为公司打造魔芋零售终端品牌“芋香胖胖”,推出魔芋素毛肚、魔芋面等休闲零食,收获市场口碑。
不到一年时间,针对减肥人士、上班白领等人群细分场景,再推出白芸豆魔芋膳食纤维固体饮料、魔芋米、魔芋纤维饼干等休闲食品,扩大了产品消费市场。结合医养产业需要,佛冈积极开发“魔芋一桌菜”,推出魔芋鲍鱼、魔芋辽参、魔芋金钱肚等健康菜品,实现魔芋产业与大健康医养产业的有效联动,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高效协同机制。
销售端在发力,深加工端短板也在补齐。
自产业规划以来,佛冈一直努力把加工企业车间建在魔芋主产区,破解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供给和农产品深加工及服务滞后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随着魔芋特色产业名气打响,魔芋产业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引来了更多资金技术来延伸佛冈魔芋产业链。
走进位于迳头镇的魔芋加工厂,车间内,魔芋经过分拣、清洗、烘干、切片,粉碎筛粉,分离出魔芋精粉,完成初加工流程。另一边,在水头镇桂田村一处施工场地,更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心项目已经在建设当中。
“初加工得到的魔芋精粉在运输中损耗的风险极低,在滞销时存放的时间比未加工处理的魔芋长很多,抗风险成本更低。扣除各项成本开支,至少能获得2至5倍的利润。”水头镇有关负责人认为,初加工项目落地十分有必要。
初加工项目落地不久,深加工项目也即将动工。落地佛冈的广东天聪华仁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98亿元打造魔芋产品生产加工中心、罐头食品生产加工中心、食品馅料生产加工中心、预制菜加工中心以及其他产品生产加工中心,预计达产年产值1.02亿元。
随着初、深加工厂的落地,佛冈魔芋产业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也为当地农民提供全产业链创业就业机会。
要素支撑 特色惠农措施振兴产业
去年8月,人保财险清远市分公司为佛冈县铜溪盈实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全省首单价值90万元的政策性魔芋种植保险,以有效化解生产经营风险。这是佛冈创新财政、金融手段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缩影。
为进一步扶持魔芋产业发展,扩大魔芋种植面积,佛冈拟定《佛冈县2024年魔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安排贷款贴息、发放生产奖补、引导购买魔芋种植保险等具体措施,建立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联农益农机制,加码支撑魔芋产业发展。
安排贷款贴息。扶持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村、经济联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等经营主体种植魔芋。引导魔芋种植户与银行签订授信合作协议,为从事魔芋种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授信“宝芋贷”,为魔芋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性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经营主体购买魔芋种苗、生产资料时需要生产流动资金,可向银行贷款,政府部门可以提供一定比例贴息。
发放生产奖补。在2024—2025年,对县域范围内从事魔芋种植的经营主体,提供600元/亩标准化种植的生产奖补。
推广魔芋保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以魔芋种植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通过政策引导、保费补贴等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投保魔芋种植保险,以增强魔芋种植产业抗风险能力,促进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各镇级国有资产经营主体,以市场化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营性项目管理,形成“收益保底、盈利二次分配”等利益分享关系,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合的“企农利益共同体”,促进村集体、种植大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政策红利。
用真金白银鼓励扩大魔芋种植面积的同时,农业农村部门还全力抓好魔芋种植技术指导,让种植户掌握科学正确的管理方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布《佛冈县珠芽魔芋种植技术指南》,指导农民开展魔芋标准化种植;发布《2024年佛冈县魔芋栽培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在本地种植的可行性,降低魔芋种植成本。
系列文件方案明确魔芋产业发展决心,佛冈还继续稳扎稳打盘活土地资源,修缮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支撑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动员农户将碎片化的土地资源经营权流转给集体或种植大户,推动村集体以集约耕种或连片出租的方式做好产业发展部署,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开展魔芋集中种植,有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筹措各方资金,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修复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改善耕作条件,继续借助校企合作优势,推动珠芽魔芋本土化种植,探索农业、农技、农机社会化多形式发展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魔芋加工企业的培育、引进和建设,对根植佛冈、全力推进魔芋产业发展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或扶持,保障农户种植魔芋能够种得好、销得出。
小魔芋,大魔力。魔芋正在激活佛冈县乡村产业振兴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