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大博士用人工智能挑西瓜,准确率达73.6%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大博士用人工智能挑西瓜,准确率达73.6%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yper.ai/cn/news/8215

在中国,西瓜不仅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至今,西瓜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然而,面对一堆长相相似的西瓜,如何才能挑选出最甜的那一个?一位浙江大学的博士用人工智能给出了答案。

西瓜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2018年中国消耗了全世界70%的西瓜,人均消费量达到100斤。这种对西瓜的热爱,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据史学家考证,北京地区在1000多年前就有西瓜种植的记载。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也发现了古人吃西瓜的场景,这表明早在公元1026-1027年间,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享用西瓜了。

南宋官员洪皓出使金国时,将金人种植的西瓜种子带回江南,从此老百姓也能吃到西瓜。他在《松漠纪闻》中详细描述了西瓜的形状、颜色和口感,称其"味甘脆,中有汁,尤冷"。

2004年,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以西瓜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西瓜博物馆",其外形设计为"飞翔的西瓜",寓意中国西瓜飞出国门。

传统挑瓜方法的局限性

虽然中国人吃西瓜的历史悠久,但挑选西瓜却一直是个难题。传统的挑瓜方法主要是"敲瓜听声",即通过敲击西瓜听声音来判断成熟度。一般来说,未熟的西瓜声音较清脆,成熟的西瓜声音比较低浊,过熟的西瓜则会发出"扑扑扑"的声音。

然而,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完全依赖于个人经验,难以保证。因此,如何科学地判断西瓜的成熟度,提高西瓜的品质和商品化程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挑瓜技术的突破

针对这一问题,一位浙江大学的博士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撰写了一篇长达130页的论文《西瓜成熟度和内部空心的声学检测技术及装置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西瓜成熟度检测方法。

研究发现,西瓜成熟度的变化与内部成分(如糖度)和结构(如体积质量变大、内部空心)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变化会导致声学特征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声学无损检测方法,通过不同建模方法与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西瓜的成熟度。

研究采用了四种常见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线性判别分析法(LDA)、K-最小近邻法(KNN)、BP神经网络技术(A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LS-SVM)。实验结果表明,LS-SVM算法表现最佳,预测准确率达到73.6%。

此外,研究还定义了一阶矩指数MI1和二阶矩指数MI2作为西瓜成熟度分类的声学特征参数,并采用Fβ分数作为分类器的评价指标,综合评判分类器对样本总体和某类样本分类的准确程度。

吃瓜,我们是最科学的

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挑瓜难题,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中国西瓜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量却不到产量的1%。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后检测和处理手段落后,导致质量良莠不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有助于提升西瓜的品质和商品化程度,从而扩大出口。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项研究也带来了福音。以后去菜市场挑西瓜,再也不用靠运气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市场上看到基于这项技术的挑瓜设备了。

本文原文来自hyper.ai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