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耳石症吗?
你了解耳石症吗?
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突然转头、低头、抬头、躺下、坐起、翻身时,感觉天旋地转。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警惕,您可能是“耳石症”发作。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外周前庭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中老年高发。
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和眼球震颤,具有自限性,容易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如下:
位置变动性眩晕:头晕常在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时诱发,即在头部位置改变或姿势变换时发生。不同的耳石症类型,常常具有特征性的诱发头位改变。主要表现为天旋地转样头晕、少数为漂浮感。
反复短暂性发作:每次发作时间短暂,大部分只有不到1分钟,但可以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发作间歇可表现为头昏、头沉。病程时间长短不一,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特征性眼震:耳石症变动体位诱发眩晕时,观察患者眼球,常能发现眼球的不自主运动,称为眼球震颤。特殊头位改变时出现眩晕,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眼震的持续时间与眩晕持续时间基本一致,大多数不超过一分钟。
此外,发作期常伴有恶心、呕吐、步行不稳、震动幻视、焦虑等症状。
耳石症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 过度劳累、睡眠差、熬夜、精神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
- 长期不良头位、头剧烈活动等姿势运动性因素。
- 骨质疏松患者,或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缺钙。
- 耳石器老化,导致椭圆囊或球囊退行性改变。
- 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末梢循环供血障碍。
- 其他继发因素 例如偏头痛、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头/耳部外伤等。
确诊耳石症要做哪些检查?
- 诊断性变位试验
- 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
- 影像学检查:头CT或头MRI
- 听力检查
耳石症复位后需要注意什么?
部分患者经过手法复位后症状可完全缓解。但为避免复发,需注意以下事宜:
静坐:复位治疗后不要着急回家,需寻处静坐30分钟,有助于避免复位成功的耳石从椭圆囊重新返回致病区域。
保持姿势:建议45度半卧位睡姿2-3日,暂避免向诱发头晕的一侧卧位;白天尽量使头部保持直立位,避免大范围的抬头、低头以及转动头部。
运动舒缓:要避免大范围、猛烈引起头部活动的动作。躺下和起床都动作要相对轻柔缓慢。
健康生活:管理好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继发性病因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突聋、中耳炎等;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劳累。提倡健康全面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
前庭修复:有相当一部分人耳石复位后,虽然强烈的天旋地转感消失了,但是残留一定昏沉感、行走不稳感,此时还需要向康复医师了解一下前庭康复训练操,避免头晕慢性化倾向。
结语
最后提醒大家,引起视物旋转、头晕症状的病因有很多,自行判断病症并不可靠。还需鉴别其他严重危及身体健康的疾病,比如脑卒中、肿瘤、炎症等,如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尽早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