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家长们要学习一下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家长们要学习一下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在大学校园,沟通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大学生沟通能力整体较差,部分学生沟通意识淡薄,少数学生还存在认知、心理或人格方面的沟通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诸多起因于沟通障碍。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生存发展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果,必须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原因
- 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是我国致力于发展和谐社会、理想社会,即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状态,来源于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有效沟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沟通能力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更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 促进大学生身全面发展
沟通是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我国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群体,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来,如焦虑、抑郁、虚荣、人际关系敏感、社会责任感欠缺、亲情淡漠等等。近年来震惊全国的若干起校园事件如马加爵事件、清华投毒案以及大学生自杀案件等,发人深思。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杀或他杀的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沟通障碍和人际沟通障碍。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不但可以让大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冲突,更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不足
- 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大学生正需要加强的。而且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大学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难以换位思考,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 沟通意识不强烈
在当今我国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在生活上虽然对子女娇惯,但在思想上并未真正的与孩子平等相处,大多仍以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说教,没有给孩子以开放、轻松的发表自己见解的环境,孩子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在中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通行的仍为灌输式教育,关注的仍为学习成绩,学生普遍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最终导致主动沟通意愿的丧失。
- 没有足够的沟通实践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情感都寄托于虚拟的看似完美无所不能的网络,和现实社会的人的交往大大降低。网络的普及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甚至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却能风趣幽默、思维敏捷的与对方良好有效沟通。如此一来,大学生更容易迷恋网络,而忽视现实社会沟通技巧的学习,回避现实社会的沟通实践。
培养大学生良好沟通能力的方法
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很好的发展人际关系,发挥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在人生前进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沟通
提升沟通能力简单来讲,沟通意识就是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通过沟通教育或自我训练,可以培养沟通意识,树立一种科学的沟通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思维方式。
- 加强自身学习
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个人素养,扩充知识面,以便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谈论话题。
- 参与社会实践
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社团、班级、学生会等组织或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在寒暑假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创造沟通实践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沟通不局限于模式,在进行人际沟通时,面对不同的沟通环境,要随机应变,努力学会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如书法、绘画、乐器等。
- 要有自信心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培养沟通能力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进行沟通时,往往出现害怕、怯场的情况,会时不时的给自己诸如“我不行了”,“我说不好”等负面的心理暗示,这样做往往会得到较差的沟通结果,所以在沟通交流时,自己一定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进行心理暗示,心理激励,这样你自身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 父母与孩子多交流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父母特别注重孩子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忽略了思想意识上的培养和精神上的交流,致使孩子养成自我独尊,常常与父母在认识上难以形成共识,甚至产生冲突。为此,上大学后孩子离开了父母,父母应该利用此时机,如采取教育孩子独立生活,鼓励孩子在假期外出打工或者带孩子外出游玩等各种有效形式,积极锻炼孩子提高沟通能力。孩子在学校期间要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孩子交朋友,增进双方的理解,同时要积极配合老师及时的了解孩子,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父母也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在孩子上大学成长过程中应该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之,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学校已经提供了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资源之外,家庭也有义务担当协助教师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责任,学生更要主动和别人沟通,才能慢慢培养好自己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