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媳妇私房菜 梅菜扣肉味道好就在那二要二不要
客家媳妇私房菜 梅菜扣肉味道好就在那二要二不要
张亚凤(66岁)原籍福建安溪,未嫁人前,几乎从不下厨。她回忆道:“嫁人后,我每天都待在厨房里,如果家婆在厨房而我不在,她会很生气。”
自从张亚凤嫁入客家家庭,鲜少下厨的她开始了在厨房里的忙碌生活。她学会家婆的拿手菜——梅菜扣肉,虽工序复杂但她不厌其烦,执意要留住传统好味道。好吃的梅菜扣肉,有二要二不要,掌握这个关键,成品口感才有保障。
梅菜扣肉是一道经典客家菜,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配咸香梅干菜,入口即化,咸香四溢。传统做法中,五花肉需先煮熟,再炸至表皮起泡,随后切片,与咸梅菜一同蒸煮。张亚凤深知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觉得梅菜扣肉又咸又油又腻,于是她尝试略作调整。
张亚凤的家婆生前是个勤俭的传统客家妇女,除了照顾孙儿,多数时间都在厨房忙碌。张亚凤只要不上班,就会在家婆的身边当助手。她说:“家婆最拿手做客家菜,有一道让我和家人特别思念的,就是梅菜扣肉。这道菜,是她从她的母亲和她的家婆那里学来的。”
她省略了油炸的步骤,改用干煸的方式,除了能逼出猪肉本身的油脂,还能增加肉香。她也把梅菜浸泡久一些,甜咸混搭,减少咸度。调味时,她减少糖分盐分,尽量让梅菜的天然风味发挥作用。
制作梅菜扣肉不简单,工序多,张亚凤曾投稿早报副刊分享梅菜扣肉的六道工序,以下是她提供的食谱和做法:
1:洗梅菜干——单单洗梅菜就不简单,要多次浸泡,不厌其烦地把一片片皱巴巴干菜叶清洗干净,直到盆底没有沙粒,然后切成一公分大小备用。
2:煮五花肉——必须选新鲜、带皮、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理想中的大小,在镬里加点油,大火煸炒至肉块带金黄色。加入调味料;有酱青、黑酱油、糖、料酒、姜片,再加一点点用五种香料秘制的五香粉,焖约10分钟。
3:剁蒜头和老姜——把蒜头和姜去皮洗净,用大菜刀剁成颗粒。
4:炒梅菜——镬中加入适量的油,炸香剁碎的蒜头和老姜,加入梅菜干翻炒,加调味料,再加点水,焖约10分钟。
5:铺盘——取出大碗,把煮好的五花肉并排,皮向下,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炒好的梅菜。
6:蒸煮——把一碗碗梅菜扣肉放进蒸笼里蒸一个半小时。
当上公公婆婆后,每个周末都是王国平张亚凤最期待的家庭日。早上,夫妻俩先到市场采买新鲜食材,之后,会在厨房里忙碌一整天,只为了准备一桌丰盛的客家菜。
肉皮朝下,再铺上梅菜,压平压紧,然后放进蒸笼里蒸一个半小时即可享用。(李冠卫摄)
令人垂涎的客家梅菜扣肉。(李冠卫摄)
梅菜扣肉的主要食材有五花肉、咸梅菜、甜梅菜、姜片、蒜头等。(李冠卫摄)
“最温暖的时刻莫过于看着孩子们和孙子们围坐一起,把我精心烹制的菜一扫而光,这份‘赏脸’,是我最大的欣慰。”张亚凤露出幸福笑容。
王国平说,选择猪肉关键在“二要二不要”——不选太多脂肪的猪肉、不选在猪肚皮附近的肉;猪肉要有柔软度,还得要上等五花肉。他语气坚定地说:“如果猪肉没选好,就会影响成品的口感。”
传统做法中,五花肉需炸至表皮起泡。为了饮食健康,张亚凤略作调整,改为干煸,但不失美味。(李冠卫摄)
张亚凤坚信,传统菜肴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为了让珍贵的客家美食得以流传,她开始借助科技的力量,用视频和文字记录下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