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不锈钢304与316的区别及选购指南
食品级不锈钢304与316的区别及选购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不锈钢材质的物品随处可见,其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确保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安全无害,现在基本都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作。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食品级不锈钢的相关知识。
1、食品级不锈钢的定义
食品级不锈钢这一概念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4806.9-2016的规定。该标准明确指出,食品级不锈钢是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能够抵御酸碱侵蚀,确保不会溶出任何合金和有害物质的金属材料。此外,GB4806.9-2016还对与食品直接接触的不锈钢材质提出了详尽的理化指标。
虽然上述的数据表可能对普通人来说难以理解,但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只要不锈钢材质符合国标GB4806.9-2016的规定,那么它就可以被认定为食品级不锈钢。这一标准确保了材质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能够抵御酸碱侵蚀,且不会溶出任何合金和有害物质。
2、食品级不锈钢的常见类型
食品级不锈钢的常见类型包括304和316。
304不锈钢:代号为18-8,属于奥氏体不锈钢类别,不具备磁性,即不会被磁铁吸附。它拥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以及机械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农业、建材以及家庭用品等多个领域。
316不锈钢:代号为18-10,同样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同样无磁性。它通过添加Mo元素,极大地提升了耐蚀性和高温性能,被誉为医用不锈钢,因其无金属离子析出,安全性极高。它非常适合用于海水设备、化学、医学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所见的430不锈钢(代号18-0)并非食品级不锈钢。430不锈钢属于马氏体不锈钢,其强度和硬度确实较高,但耐蚀性相对较差,容易因非自然因素而氧化生锈。因此,它通常被用于制作廉价餐具。
3、安全性比较
在食品级不锈钢领域,哪一种更为安全呢?
304和316这两种食品级不锈钢都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被认定为食品级金属,因此它们在日常接触如水、茶、咖啡、奶以及油盐酱醋等物质时,均表现出色。
实际上,对于家庭使用而言,304已经足够安全,而选择316则可能显得过于奢侈。
尽管316在安全性上确实优于304,但其成本也相应较高。
4、选购指南
如何区分304、316与430不锈钢呢?
外观:食品级不锈钢304和316在外观上较为相似,均呈现平整、光滑且富有光泽的特点。然而,430或200系列不锈钢的外观则可能有所不同。
磁性:304和316不锈钢不具磁性,而430不锈钢则具有磁性。因此,在选购时,可以通过磁铁轻松判断。
参数:304不锈钢的国标牌号为06Cr19Ni10,日本牌号为SUS304;316不锈钢的国标牌号为0Cr17Ni12Mo2;而430不锈钢的国标牌号为10Cr17。在选购过程中,可以查看产品参数进行分辨。
实验室检测:虽然不必要,但实验室检测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金属成分信息。不过,这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标识:正规商品会在产品表面或内壁打上相应标识,这是消费者最容易分辨的方法。常见的标识包括国标牌号、日本牌号等。
常见误区解析
已提及,430不锈钢并非专为食品设计,其性能与食品级标准有所差异。
同样,304不锈钢虽广泛用于食品接触领域,但未经国家GB4806.9标准认证的,并不能直接视为食品级不锈钢。
04不锈钢,作为一种通用性极强的材质,凭借其出色的加工性能和高韧性,在工业、家具装饰、食品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那些专为食品领域设计并经过国家GB4806.9标准认证的304不锈钢,才能被真正视为食品级不锈钢。反之,那些用于工业或其他非食品领域的304不锈钢,尽管其本身材质相同,但未经认证,便不能达到食品级标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SUS304作为日本的材料标准,与304不锈钢实质上是一致的。但同样地,只有经过国家GB4806.9标准认证的SUS304不锈钢,才能被认定为食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