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午睡时一觉睡到黄昏,醒来后为什么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午睡时一觉睡到黄昏,醒来后为什么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1/17/74702306_1140887434.shtml

在一个寻常的午后,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困意的裹挟下渐渐睡去,待悠悠转醒,却发现窗外已是黄昏。残阳如血,将世界染成一片落寞的色调,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人体生物钟的角度来看,人体内部有着一套精妙的生物钟系统,它就像一位严谨的指挥官,调控着我们的睡眠 - 清醒周期等诸多生理节律。

正常情况下,午睡时间较短时,身体能够在生物钟的指挥下有序地进行调整,让我们在醒来后迅速恢复活力。然而,一旦午睡过长,一直睡到黄昏,就会打破生物钟原有的节奏。

生物钟被扰乱后,身体内的各种激素分泌、体温调节以及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都会出现暂时性的失衡。例如,褪黑素的分泌可能会受到影响,这种与睡眠调节密切相关的激素分泌紊乱,会让大脑在醒来时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难以迅速适应外界环境,进而可能诱发被抛弃的负面情绪。

睡眠周期也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括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REM)等阶段。

通常,午睡时间较短时,大多处于浅睡期或刚进入深睡期就醒来,身体和大脑相对容易恢复清醒状态。但当午睡持续到黄昏,很可能已经完整地经历了多个睡眠周期,甚至在 REM 期被唤醒。

在 REM 睡眠阶段,大脑的神经活动较为活跃,梦境也常常在此期间出现。此时被突然叫醒,大脑会从高度活跃的梦境状态突然切换到现实,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急刹车,会导致大脑出现短暂的“认知混乱”。

这种混乱会让我们在醒来的瞬间难以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时间,从而产生一种与周围世界脱节的感觉,仿佛被世界遗弃。

从大脑的神经学原理分析,当我们入睡后,大脑的部分区域会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而负责维持意识清醒和感知外界环境的区域活跃度降低。长时间午睡醒来时,这些区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在这个重新激活的过程中,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整合会出现延迟,导致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和迟缓。例如,视觉系统在醒来后可能需要几秒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清晰地成像,听觉系统也可能存在短暂的“失聪”现象。

这种感官上的延迟和混乱,会让我们在醒来时误以为自己已经被周围的一切所遗忘,进而产生被抛弃感。

此外,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对社交有着强烈的需求和依赖。在午睡过程中,我们与外界的社交联系完全中断,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

当醒来时看到黄昏的景象,意识到自己在这段时间里错过了与他人的互动、社交活动以及外界的各种信息更新,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孤独和失落感,这种感觉在心理上就表现为被抛弃的错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