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搞懂你的登山装备:新手必修的装备课&实用清单(背负.行进.衣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搞懂你的登山装备:新手必修的装备课&实用清单(背负.行进.衣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ikingbook.net/posts/%E6%90%9E%E6%87%82%E4%BD%A0%E7%9A%84%E7%99%BB%E5%B1%B1%E8%A3%9D%E5%82%99-%E6%96%B0%E6%89%8B%E5%BF%85%E4%BF%AE%E7%9A%84%E8%A3%9D%E5%82%99%E8%AA%B2%E8%88%87%E5%AF%A6%E7%94%A8%E6%B8%85%E5%96%AE-%E8%83%8C%E8%B2%A0-%E8%A1%8C%E9%80%B2-%E8%A1%A3%E8%91%97

对于登山新手来说,装备的选择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登山装备的分类、选择要点和使用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准备登山装备,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刚接触登山的人,通常会问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上山要带什么?”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虽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各种装备清单,但如何判断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却是个难题。带少了,在山上可能求助无门;带多了,又会增加背包的负担。本文将为你介绍登山装备的八大分类,并重点讲解其中最基本的三大类:背负、行进和服装备。通过阅读本文,你不仅能了解必备物品,更重要的是学会根据不同的行程调整装备。

准备前的基本观念

在准备装备前,首先要考虑是否需要投资购买。登山装备并不便宜,如果是初次登山,预算有限的话,建议先选择租借。等确定会长期从事这项运动后再购买也不迟。需要注意的是,租借的装备可能无法完全符合个人需求,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当决定购买时,记住“没有最好的装备,只有最合适的装备”。在购买前,建议到户外用品店进行试穿、试背,确保装备符合自己的需求。以背包为例,每个人的体型不同,未经试背就购买很可能买到不适合的背包,影响整个行程的舒适度。此外,装备的选择并不一定追求所谓的“顶级品牌”,而是要根据个人预算和需求来定。

装备组成面面观

登山装备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背负、行进、服装备、炊事饮水、睡眠、照明、定位通讯和医药。为了便于阅读,本文将重点介绍“背负”、“行进”和“服装备”三大系统,其他装备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

一、背负系统

背负系统是最重要的装备之一,所有需要携带的装备(除了穿戴的衣物)都要依靠背包来装载,因此值得花时间精心挑选。

背包

背包一般按容量分为三类:小背包(小于40L)、中背包(40-60L)和大背包(大于60L)。选择背包容量主要取决于行程天数和行程类型:

  1. 行程天数:如果是当天往返或几个小时的短途行程,不一定需要专门的登山背包。如果是过夜行程(如两天一夜的玉山主峰),中型背包(40-60L)通常足够。如果是四天以上的长途行程,则建议使用60L以上的大背包。

  2. 行程类型:同样路线,不同类型的行程会影响所需携带的装备,进而影响背包容量。例如,商业团通常不需要携带公共装备和粮食,因此可能不需要大背包;而自组团则需要考虑容量较大的背包。

挑选背包时,尤其是大背包,试背是必要的。试背时请店员加入适当重量,并在店内行走一段时间,以确保舒适度。户外用品店的店员通常可以提供专业建议。由于登山背包价格较高,建议多试几款不同品牌,比较后再做决定。

攻顶包

攻顶包是“上山顶时用的轻便小包”,在不需要携带过多装备的行程中(如轻装登顶、短途折返等)非常实用。此外,攻顶包还可以在休息时充当枕头使用。

背包套

背包通常不防水,因此建议为所有背包(包括攻顶包)准备防水背包套。台湾天气潮湿多雨,防水背包套可以保护背包内的物品免受雨水侵袭,同时也能防止背包表布被刮破。

防水袋

除了使用外层的背包套防水外,建议在背包内再使用防水袋(大垃圾袋或塑料袋也可以,但建议套两层以防破损)。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雨水渗入。如果想更谨慎,可以将衣物单独用防水袋包装,降低湿掉的风险。

二、行进系统

行进系统包含了确保你能舒适、顺利走完全程的行走装备。选择合适的装备对登山体验至关重要。

登山鞋

登山鞋的选择受行程天数和类型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天往返或非重装两天一夜的行程,低筒登山鞋即可;但如果是需要长时间行走或背负重装的行程,则建议选择中高筒登山鞋,以提供更好的脚踝保护。由于台湾气候多雨,建议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登山鞋。

试穿登山鞋时,建议带上厚袜子,以获得更准确的尺寸感。对于是否穿雨鞋的问题,这取决于路线特点。如果知道会走泥泞路线(如松罗湖、加罗湖等),穿雨鞋可以避免踩进烂泥或异物进入鞋内;但如果是重装长距离行走或路况崎岖(如碎石路段),还是建议穿中高筒、底部较硬的登山鞋。

关于穿雨鞋的小提醒

  1. 建议雨鞋里多穿一双袜子或加鞋垫、护踝,防止下坡时脚趾顶撞受伤。
  2. 雪地行走不建议穿雨鞋,更不能将冰爪套在雨鞋上行走,因为雨鞋软底不适合上冰爪,且缺乏保暖能力。

无论是登山鞋还是雨鞋,新鞋在进行过夜行程前都建议先试走(如去附近的郊山试走),确保穿着舒适或及时发现问题。

登山袜

登山袜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选择厚度适中且高于鞋筒的登山袜。材质方面,羊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排汗和抗菌抑臭效果,适合长时间行走。

登山杖

登山杖的调节系统主要有快扣式和旋钮式两种。对于初次使用的登山新手,推荐使用快扣式登山杖,因为它们更方便调节,且不易因操作不当而出现问题。材质方面,碳纤维和铝合金是主要选择。碳纤维虽然更轻但侧向承重能力较差,容易断裂;铝合金则更重但硬度更高,背负重装时建议选择铝合金材质。

绑腿(可选)

绑腿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止雨水渗入鞋子、避免穿越箭竹林时裤管被沾湿、防止蚂蟥进入裤管、保护登山裤免受磨损、防止异物掉入登山鞋。虽然不是必需品,但背包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携带,特别是在泥泞路段不想穿雨鞋时。

小提醒:下雨时,绑腿应该穿在雨裤里面。

护膝、护踝(可选)

护膝可以减少膝盖软骨承受的压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通常在下坡时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护膝虽然能减缓压力,但也会影响肢体灵活性,因此建议有旧伤或不适时使用,不建议一直佩戴以预防。护踝的使用逻辑相同,需要时再佩戴。

三、服装备系统

“上山要怎么穿?”是新手常问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高山行程中,日夜温差可达10-15度以上,白天可能20多度,晚上却不到10度,因此衣服的选择和搭配尤为重要。掌握“洋葱式穿法”原则,可以让登山衣物准备变得简单。

洋葱式穿法是运用多层次穿搭的概念,让衣服可以有更多元的组合。建议按照以下层次准备:

  1. 底层:排汗衣、排汗内衣,快速带走皮肤上的水分,保持身体干燥温暖。
  2. 中层:吸湿排汗的保暖衣或化纤外套,持续排出底层导出的水分,防止热量流失。
  3. 外层:防风防水外套(或雨衣),避免风寒和水寒效应。

特别提醒:上山要避免穿棉质衣物和牛仔裤,因为湿掉后无法保暖,且很难被体温烘干,容易导致失温风险增加。此外,建议“穿一备一”,即除了身上穿的一套外,另外准备一套放在背包(做好防水),以便及时更换保持身体干爽。

排汗衣、排汗内衣裤(底层)

目前主流材质是聚酯纤维和羊毛。聚酯纤维排汗效果好,适合夏天或怕热的行程;羊毛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臭效果,湿掉后仍能保暖,适合寒冷天气或担心多天行程衣服发臭的情况。现在也有许多混合材质的选择,如羊毛混天丝等。

御寒衣物(中层)

中层(保暖层)的选择因人而异,可以分为“行进用”(中厚度羊毛衣或风衣外套)和“营地用”(填充外套或较厚外套)两种类型。怕冷的人可能需要准备多件不同厚度的保暖衣物。

防风外套、两截式雨衣(外层)

外层装备通常兼具防风防水功能,因此即使是短途行程也建议携带。特别提醒:“防水”和“防泼水”是不同概念,外层装备务必选择具有防水功能的。

选择雨衣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口袋位置是否会被背包腰带卡住
  2. 腋下是否有透气拉链
  3. 帽兜大小及束带
  4. 雨裤侧边是否有拉链
  5. 雨裤腰间是否有束带(防止被背包挤压滑落)
  6. 褲管长度是否足够(防止抬腿时雨水流入鞋子)

以下是洋葱式穿法的示意图,展示了如何通过多层次穿搭保持舒适:

排汗裤、保暖裤

可以选择排汗快干的长裤或短裤加内搭裤。近年来流行的压缩裤需要注意晚上休息时要换掉,让腿部肌肉放松。如果怕冷,可以额外准备一条保暖裤在营地或山屋使用。

保暖帽

头部是全身微血管密度较高的地方,也是热量容易散失的地方,因此头部保暖在高山上尤为重要。保暖帽需要覆盖两侧太阳穴和后脑勺,同时要注意是否有防风效果。

防晒帽

高山紫外线强,防晒帽是必备装备。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圆盘帽或鸭舌帽。

头巾

头巾在山上非常实用,可以用作:

  1. 脖子和脸部的保暖与防晒
  2. 遮挡口鼻,避免吸入冷空气
  3. 擦汗
  4. 包扎
  5. 将衣服塞进头巾充当枕头
  6. 女生可以用作绑头发或发带

手套

手套也是必备装备,主要分为耐磨和保暖两种。耐磨手套主要用于通过崎岖地形时保护手部,可以选择较薄且耐磨的材质;保暖手套则需要具备防风和保暖功能。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你对登山装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在未来的登山之旅中做好充分准备,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