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存四大问题,专家建议增强用户思维
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存四大问题,专家建议增强用户思维
随着北京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地铁已成为游客和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地铁站内的标识系统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导引混乱、提示不足等,给乘客带来了不少困扰。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揭示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站内换乘:导引混乱让人犯懵
地铁呼家楼站是6号线与10号线的换乘站,两条线路“楼上楼下”,本应方便换乘,但实际体验却令人头疼。
乘客孙先生反映,从10号线站台换乘6号线时,虽然通道口的导引牌上写着“金安桥、潞城”,但通道尽头仍然是去往潞城方向的站台,让人困惑不已。实际上,这条通道是一条分流通道,乘客需要在通道尽头乘坐扶梯到达上层站厅,才能到达金安桥方向的站台。但这一换乘逻辑并未在导引标识中清晰说明,导致不少乘客走冤枉路。
一位游客望着地铁10号线换乘6号线的指示牌,依然不知道往哪走。
出站换乘:提示不足增加难度
2022年底开通的地铁16号线南段,由于站内换乘通道未能同期开通,目前木樨地站16号线和1号线之间需出站换乘。然而,这一换乘方式却给不少乘客带来了困扰。
在1号线的行驶路线图中,木樨地站有明确的换乘标识,但1号线的出入口却只有A1口有明确的指示牌,其他出入口均无立牌指示路线。从16号线换乘1号线,需要步行约280米,途中没有任何标识,不少乘客在十字路口陷入迷茫。
站台候车:上下客区界限不明
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站台,上下客区的界限不清晰、指引不明确,常常导致乘客拥堵。虽然大多数地铁车厢外的地面上都有箭头指引,但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区线和引导,车门一打开就会失去秩序。
站名翻译:标准不一困扰外国游客
北京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也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例如,天通苑北站、天通苑南站和天通苑东站的英文翻译规则不同;崇文门、朝阳门和东直门的英文翻译也存在差异。此外,同一块指示牌上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译法,如朝阳大悦城被译为CHAOYANG Joy City,而苏帮袁朝阳大悦城店则被译为Su Bang Yuan Chaoyangdayuecheng Restaurant。
在同一块指示牌上,同一地点出现了两种不同译法。
专家建议:增强用户思维
专家建议,地铁标识设计者应增强用户思维,提供明确清晰的引导,提高地铁管理运营效率。设计者需要站在乘客视角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各项引导的合理性,确保指引清晰、逻辑连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