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迎来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发布: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迎来新进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新版指南中,由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凌昌全教授领衔,组织全国中医肿瘤领域专家对旧版指南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归纳和完善,通过较大幅度的修订,使中医治疗肝癌的地位在新版指南中得到大幅提升。
《指南》提出,肝癌的中医药治疗,应在病证辨治的医学体系指导下,针对肝癌早期、中晚期、终末期等不同阶段,采取病证结合临床诊疗模式。以肝癌的核心病机“癌毒盛衰”为着眼点,综合运用中国医药学方药、现代中药制剂以及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互补协作,形成系统规范方案,以期达到协同抗癌、提高治疗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复发转移、减轻不良反应及延长生存期等作用。
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
早期肝癌(CNLCⅠa~Ⅱa期):治疗原则应着眼于“正气受损、癌毒未净”的基本病机,重点在于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此阶段中医辨证主要为肝气郁结证和气滞血瘀证。
中晚期肝癌(CNLC Ⅱb~Ⅲb期):治疗原则应着眼于“癌毒内壅、正气未衰”的基本病机,综合运用中药方剂,有利于减少或缓解并发症、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此阶段中医辨证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毒蕴证。
终末期肝癌(CNLC Ⅳ期):治疗原则应着眼于“癌毒炽盛、正气亏虚”的基本病机,治疗以扶正为主。终末期肝癌的正气亏虚常见肝肾不足、气阴两亏,治疗理法为益气养阴、扶正消癥。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
《指南》还明确了针灸治疗等中医药现代特色诊疗技术,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以选择应用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和拔罐等方法,或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中成药,进行外敷治疗、中药泡洗、中药熏洗等。
凌昌全教授团队的贡献
新版《指南》的发布,是凌昌全教授团队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凌昌全教授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提出“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的学术观点,不断完善并创新肝癌的“癌毒”理论,运用现场流调,证实“癌毒”是肝癌病因病机变化的主线,其盛衰决定着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中医诊疗恶性肿瘤的基本着眼点。首次系统提出“中医药应该贯穿恶性肿瘤防治全过程”“中医药在肿瘤不同阶段作用地位不同”和“肝癌晚期应该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导”等学术观点,明确肝癌中医诊疗优势,并形成同行共识。其牵头制定的《肝癌基本证候诊断规范》被纳入《肿瘤中医诊疗》,首创的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被写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牵头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发布,中西医并重,获广泛认可。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简介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全军中医内科中心、上海市中医肝癌专病中心等。在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全军国医名师凌昌全教授带领下,中医肿瘤科以肝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攻方向,不断传承创新。中医肿瘤科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支撑计划、国自然杰青等科研项目5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编《肝癌基本证候诊断规范》被纳入《肿瘤中医诊疗》,牵头制定《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累计发表论文6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