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震发生后救援要遵循哪些原则 地震后的救援措施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震发生后救援要遵循哪些原则 地震后的救援措施有哪些

引用
天气网
1.
https://m.tianqi.com/news/339415.html

地震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因此,科学有效的救援行动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原则和具体措施,以及地震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地震发生后救援要遵循哪些原则

地震发生后,救援工作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以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救援原则:

  1. 专业性原则:灾难救援需要专业救援队、医疗队,谢绝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参与。灾区生存环境恶劣、气候突变,没有经过专业救援培训的人不仅对救援工作没有帮助,还会因难以适应环境而成为被救人员,不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2. 就近救援原则: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 优先救援原则:先救容易救的人,例如只被屋梁压住或被围困室内,没有严重损伤者。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如果是被倒塌的废墟整个掩埋者,最好等待专业救援队施救。

  4. 优先顺序原则:先救青壮年。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5. 生命优先原则: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于是她一人在很短时间内救了几十人。

地震后的救援措施有哪些

地震发生后,有效的救援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救援措施:

  1. 评估环境与自身状态:首先,需要评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受伤以及伤情的严重程度。如果发生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应迅速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如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

  2. 被掩埋时的自救: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如果无法脱险,应在嘴和胸的部位逃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并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

  3.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时间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没有听到呼唤信号,应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物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4. 应对次生灾害:地震后可能引发煤气泄漏、火灾或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对于煤气泄漏,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避免使用明火。遇到火灾时,应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逆风匍匐逃离火场。遇到毒气泄漏时,不要朝顺风方向跑,尽量绕到上风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 与外界联系:如果被困,应利用手边的简易工具或间歇性地敲打附近坚硬器物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在成功与外界取得联系后,应说明自己的位置和状况,并耐心等待救援。

地震有什么影响

地震不仅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地震可能带来的主要影响:

  1. 地面破坏: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2. 建筑物破坏: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3. 地表变化

  •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
  • 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
  1. 基础设施破坏: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2. 地质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