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一闸总关情!前滩水安全的守护者——小黄浦泵闸
一水一闸总关情!前滩水安全的守护者——小黄浦泵闸
小黄浦泵闸是上海浦东新区前滩休闲公园内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它不仅承担着调水、防汛排涝和挡潮等多重功能,还是改善小黄浦江内河水环境和保障地区防汛安全的重要屏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座雄踞前滩、铸就地区安全的水利设施。
小黄浦泵闸的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小黄浦江是浦东新区的区管河道,地处三林镇,北起黄浦江,南至闵行区界,河道全长4.24公里,沿线跨河桥梁有13座。在河道上有一座美丽的水闸,名为小黄浦泵闸,是这片水域的守护者,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小黄浦泵闸的发展历程
小黄浦泵闸位于浦东新区前滩休闲公园内,外通黄浦江,内连小黄浦江,于2012年1月由上海前滩国际商务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设,2014年3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2021年1月移交至浦东新区水闸管理事务中心管理。该闸是一座集调水、防汛排涝、挡潮于一体的多功能泵闸,是改善小黄浦江内河水环境和保障该地区防汛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
小黄浦泵闸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工作流程、优化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水闸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为浦东片腹部地区防汛排涝提供坚实保障。2023年,小黄浦泵闸从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完成了市级标准化建设,被认定为上海市市级标准化管理工程。
工程规模与技术亮点
小黄浦泵闸由节制闸、泵站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组成,闸门为中铰上翻门,采用液压式启闭。其中节制闸为单孔节制闸,闸孔宽度为8米,闸顶高程6.4米,底板顶高程-1.0米,泵闸底板采用整体式结构,闸室底板厚度1.5~2.0米。设计最大排水量为46立方米/秒、最大引水量为46立方米/秒;泵站共有四台泵,泵站设计总流量为20立方米/秒。
2024年,小黄浦泵闸共开闸125次,引排水约543小时,累计引排水量约1983万立方米。
设计亮点
小黄浦泵闸是前滩滨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泵闸工程在主体结构、布置方案和金属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规划与创新:
- 泵闸主体结构采用整体式结构,将两侧泵房的边墙与闸墩合二为一,既节省闸墩尺寸,又可承受不均匀沉陷,适合该地区的软土地基,整体性好。
- 采用“泵+闸+泵”的对称布置方案,开闸时中心出流,开泵时对称出流,水流条件好。
- 在金属结构设计中,采用中铰上翻门作为节制闸门型,该门型不需设置上部排架,建筑物高度易于控制,且检修维护方便,翻起后可直接在其上进行检修。
- 常用的中铰上翻门在闭门时与底板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工程的中铰上翻门进行了技术创新,闭门时闸门垂直底板布置,支铰不受力。
闸区绿化与生态环境
小黄浦泵闸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日夜坚守确保水环境安全;又似一位精巧的工匠,细致地调节水位;更像一位生态守护者,保持水生态平衡。
闸区内的杉树
闸区内环境整洁,周围高耸挺拔、郁郁葱葱的杉树环绕其间,营造出一片宁静清幽之境。杉树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树冠能够遮蔽强烈的阳光。泵闸与绿树共同塑造城市生态形象,守护前滩地区水域的和谐与稳定。
在“十四五”水务高质量发展期,浦东新区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实现“以智管水”,构建水闸标准化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引领下,小黄浦泵闸将精准执行调度任务,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未来,将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