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瑰宝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瑰宝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通经断纬”技术在大型织机上手工织造出华贵织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不仅承载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采用“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体系由材料准备、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织造等百余道工序构成,云锦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从元代至明清,南京云锦一直是皇家御用品,可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或赏赐大臣和有功之人。如今,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通过实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项目保护规范化管理、完整保存资料档案、建立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数据库、培养素质过硬的传承人队伍、参加各类宣传展示活动等措施,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针对人才培养,项目保护单位制定了中长期保护规划,系统地组织实施传承人群的选拔和培育,制定《云锦织造师评级管理办法》、《传承人评审管理办法》、《云锦传承人培训计划》等制度性文件,确保传承人群梯队有序发展。
未来,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着手加强创新,并通过进一步整理、完善云锦织造技艺传承谱系、举办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专业书籍等措施,不断提升云锦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项目自身造血功能,使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基本信息
- 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 列入时间:2009年
- 申报方式:单独申报
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
- 社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白下、玄武等辖区。
- 群体: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金梭云锦织造研究所、南京才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个人:代表性传承人朱枫、周双喜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单
序号 | 编号 | 名称 | 类别 | 公布时间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项目保护单位 |
---|---|---|---|---|---|---|
1 | Ⅷ-13 |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 传统技艺 | 2006第一批 | 江苏省南京市 | 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 |
2 | Ⅷ-13 |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 传统技艺 | 2011第三批 |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
保护实践总结
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南京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项目保护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开展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