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坚持不懈的名人小故事
10个坚持不懈的名人小故事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历史上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以下是10个简短的名人故事,展示了他们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
1. 苏秦与孙敬: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期,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苏秦在夜间读书时,为了保持清醒,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
汉代的孙敬则用另一种方式激励自己。他读书时,将绳子系在头发上,另一端拴在屋梁上,以此防止打瞌睡,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2. 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夜晚因买不起灯油而无法阅读,直到某次深夜醒来,发现皑皑白雪反射的光芒足以看书。于是,他开始利用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作为苦读的好时光。通过不懈努力,他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并担任了御史大夫。
3.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从小就博览群书,立志继承父业。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李陵事件”的牵连,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没有消沉,而是“幽而发愤”,在含冤蒙垢数十年后,终于完成了被誉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4. 司马光:警枕励志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小时候贪玩贪睡,经常受到先生的责罚。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每当他翻身时,头就会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起床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并著有《资治通鉴》。
5. 达·芬奇:画蛋入门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他的老师佛罗基奥要求他从画蛋开始。尽管他画了十多天,老师还是告诉他,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从不同角度观察也会有不同的形状。这个教导让他明白,要在画纸上完美表现出来,必须下一番苦功。从此,他勤奋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6. 居里夫人:从矿石中提炼镭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从上千吨的矿石中成功提炼出几克镭,展现了她非凡的毅力和坚持。
7. 爱因斯坦:从"傻子"到物理学奠基人
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被认为是个"傻子",3岁才学会说话。上学后,他因成绩差而被老师勒令退学,甚至在16岁时因成绩不佳未能考入苏黎世大学。但他并没有放弃,通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曾总结成功的秘诀为: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8. 马克思:大英博物馆的坚持
马克思为撰写《资本论》,花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然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9. 华罗庚:贫寒中的坚持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10. 吴吉昌:棉花试验的执着
我国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即使在10年浩劫期间,别人不让他搞试验,他也在自己家里偷偷进行。最终,他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