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布局规划完全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实施
仓库布局规划完全指南: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实施
仓库布局规划是仓库运作的基础,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本文将从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到具体实施,全面介绍仓库布局规划的关键要点。
布局的基本原则
作业优化
仓库作业优化的核心是提高作业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同时,还需要注意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确保仓库安全。
单一流向
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入口,便于监控和管理。
节省投资
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如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影响很大,应尽可能集中布置。
兼容性
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须具有互容性。当货物性质相互影响或抵触时,不能在同一库房保存。
避免混存
- 保管条件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条件不同。
- 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以免影响设备利用率。
- 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以减少安全隐患。
仓库布局设计
货位位置确定
- 按入库、验收、存储、分拣、出库流程安排。
- 根据作业频率确定位置,频率高的靠近门。
货位尺寸
货位尺寸关系到仓库面积和空间的利用率,以及能否顺利存取货物。尺寸应根据货物单元四周需留出的净空尺寸确定,并考虑销售旺季时的单一材料总量。
功能区域划分
- 根据货物特性分区分类储存,将特性相近的货物集中存放。
- 将单位体积大、重量大的货物存放在货架底层,并靠近出库区和通道。
- 将周转率高的货物存放在进出库装卸搬运最便捷的位置。
- 将同一供应商或客户的货物集中存放,便于分拣配货。
区域规划方法
按功能分区
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影响。一般使用面积的1/3被用作非仓储功能。
通道
- 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出口要挂牌。
- 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
- 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差错。
商品性质
按照库存商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区,确定存入同一库房的物资品种理化性质相同,便于采取养护措施。如金属区、塑料区、纺织区、冷藏区、危险品区等。
货位摆放原则
最近物流出口
物料应摆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
库存周转率
经常性出入库频次高且出入量大的品种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货位上。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季节等因素的变化,库存周转率也会变化,货位需要重新排序。
关联原则
由于BOM表或习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物料被经常同时使用,如果放在相邻的位置,可以缩短分拣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唯一原则
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在唯一货位区域内,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多货位提货。
系列原则
同一系列的物料,设置一个大的区域,如油品区、半轴区、轴承区、晨新(供应商)区、富奥区、标准件区、橡胶件区、易损件区等。
批号管理
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对有效期敏感的商品,一个批号的商品必须单独放在一个货位上,通过先进先出进行严格管理。
面对通道
把商品的标示面对通道,使分拣人员能够始终流畅地进行工作,不用中断工作去确认标示。
合理搭配
要考虑物料的形状大小,根据实际仓库的条件,合理搭配空间;避免空间不足多货位放货,避免空间太大使用不充分。
上轻下重
楼上或上层货位摆放重量轻的物料,楼下或者下层货位摆放重量大的物料,这样可以减轻搬运强度,保证货架、建筑与人员的安全。
货物堆码设计
基本要求
- 货物在正式堆垛时数量、质量、包装必须符合要求。
- 堆码场地要求干燥、且垫高,为了机械搬运方便,可以用托盘。
- 堆码的基本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省。
堆码方式
- 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
- 重下轻上原则。
- 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原则。
- 便于识别原则。
- 便于点数原则。
- 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 货物容易划伤、硌伤,托盘要有泡沫板类的保护层。
- 货物堆码防止滚动时,要考虑到是否会伤到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