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法国独占龙头!全球气候与消费行为变迁 谁将成为下一位葡萄酒霸主?
不再是法国独占龙头!全球气候与消费行为变迁 谁将成为下一位葡萄酒霸主?
全球葡萄酒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法国的"除根计划"到澳大利亚的产业困境,再到英国的迅速崛起,气候变化和消费行为的转变正在重塑这一传统产业的版图。
你有发现身边喝葡萄酒的人愈来愈少了?其实号称葡萄酒王国的法国也陷入类似困境,政府更实施了30,000公頃的葡萄园"除根计划"。而随着消费行为的转变、气候变迁引致的产区转换,谁又有机会成为下一位最大受益者呢?
不对等的劳动付出,铲除葡萄园竟成农人的自救
挖掘机翻过数十年历史的葡萄园,铲除结实累累的葡萄藤及粗壮的葡萄根,因为农园主人肩膀上的压力已经不堪负荷。怎么说?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西南部之瑞福利纳区(Riverina)为例,葡萄的收购大约是每瓶红酒15分澳币的价位;令人苦笑的是,资源回收的玻璃瓶,一瓶同样可以获得15分澳币!结论是:铲除葡萄园就是农人解救自己的心酸办法。
号称葡萄酒王国的法国也陷入类似的困境。见证到葡萄酒消费量年年下滑的现实,法国政府与新亚奎丹大区(Nouvelle-Aquitaine)行政机关和波尔多葡萄酒公会(CIVB)携手祭出1亿2,000万欧(约43亿新台币)实施30,000公顷的葡萄园"除根计划"!
虽然仅占全国3/80的葡萄种植面积,却象征未来大规模整顿的第一步;农业部预定实行10万公顷的除根作业,而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吉伦特(The Gironde department)已经铲平了8,000公顷的葡萄园地。只要葡萄园主人同意参与这项除根计划,每一公顷地将可获得4,000欧的政府补助金;此外,签订的协议明文规定,葡萄园主人至少必须等到2029年才有权利重新种植葡萄。
以往葡萄酒盛行的国家,农业用地需要极大幅员。(图片来原:Australian Grape & Wine 粉丝专页)
为什么越来越少人品酒?从消费行为揭露清醒世代的崛起
根据法国药物监视组织(OFDT)的观察,法国人品饮葡萄酒的量在过往数十年迅速下降,60年來减少了70%。1960年代,法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费量是120公升,如今跌落至40公升。法国农业部(FranceAgriMer)公布,消费量骤减的趋势愈来愈严重,过去3年红酒的销售量下滑了15%。
美味的葡萄酒可说是法国的第二个名字,但是为什么欣赏的人愈来愈少?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年轻一代的法国人不愛葡萄酒,他们喝酒的偏好切换成了啤酒,而且还有另一群34岁以下广大的消费者拒绝喝酒,这种行为变迁再次提醒生产者有必要正视"清醒世代"(sober curious)的崛起与消费势力。
市场需求不如从前,饮酒习惯也逐渐转变
驱使波尔多周围的区政府实施"除根计划"的另一原因则是来自海外,国际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减。2023年法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国,总量为4,800万百公升,但是相较于2022年,则是减少了10%。另一方面,一度是法国葡萄酒最大进口国的中国,如今因为拥有自己境内的葡萄酒庄,加上海外购得的酒厂,两股逐渐壮大的供应线导致进口的需求不如从前。
况且,中国人的味蕾似乎也有了改变,他们现在偏好西班牙和意大利酿制的葡萄酒。看起来,60年除了足以改变法国人的饮酒习惯,也能够累积力量引爆葡萄酒的改朝换代。
随着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转变,品酒的行为变迁也反映了市场供需演进
气候暖化影响葡萄产区,投资人看准英国将成为下一代枭雄
法国的葡萄庄园除了高级品质、历史悠久的名声外,也是许多企业或个人炫富的一种形式。这项计划的实施将摘下法国身为欧洲葡萄酒中心的皇冠,那么谁有可能成为下一位霸主呢?
法国的种植环境因为受到气候暖化的影響,以"风土条件"(terroir)定义波尔多等产区的标签或特徵,将有可能跟着消失;目前为止,温度升高的夏天及雨水变多的冬天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好处,但是随着高温而来的旱季、甚至旱灾,将会是未来葡萄最凶狠的敌人。天候条件的劣势进一步将法国葡萄酒的地位和竞争力往下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全球暖化使气候较温和、不见白霜的大不列颠变成了最大受益者,葡萄酒投资人看到了这里成为21世纪葡萄酒生产大国的潜力。
从英格兰南部往北蔓延至苏格兰,葡萄园如雨后春笋:5年來种植葡萄的数量增加了74%,相当于4,000公顷的葡萄藤;酿酒厂增加了50%,现在总计200间;葡萄庄园成长了两倍,共950座园地。这个繁荣景象使英格兰成为全球成长最快速的葡萄酒产区,而投资人更是大胆地宣稱这是"英国葡萄酒的黄金时代",准备与欧洲顶尖葡萄酒厂一较高下的意味浓厚。
聚焦澳洲产业困境,应正视除根作业以防更严重损失
镜头转回澳洲。"澳洲葡萄与葡萄酒商會"(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酿酒者和栽种者的代表),公开向《ABC新闻》表达,澳洲全国65个产区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骤减,如今约有5亿公升的红酒储存再酿酒缸、酿酒桶及酒瓶里,这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存货销售比!再者,由于经济损夫和气候变化,未来5年澳洲的葡萄园占地可能会消失8%~20%。有意愿停止耕种的葡萄农眼前面臨的难题是:除根的费用,一公顷需花费7,000澳币进行拔木樁、挖土、除根等作业,由于费用非常高,葡萄酒产业寄望联邦政府能够拨出3,000万澳币的补助金。
如果葡萄园无法顺利进行除根、停止营運,那么全国将会面临下一个农业威胁。无法负担铲除费用时,葡萄藤将会留在原地逐渐荒废,业界担心这会导致环境的破坏,以及植物疾病透过葡萄藤传播的风险。总结来说,澳洲政府必须像法国政府一样快刀斩乱麻,以避免更严重的难题和损夫。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都与当地葡萄酒产业脉动息息相关。(图片来原:Australian Grape & Wine 粉丝专页)
面对难以掌控的气候变迁,顺应环境并适时改变行动
无论是既有的,或是规划建设中的葡萄酒庄,未来十年的气候变迁,将会比任何人力、经济或物质的因素更加难以掌控;甚至有可能由老天爷洗牌,造成被迫性的产业转移——搬迁或转型。对于讲究"风土条件"的法国葡萄酒而言,搬迁如同换血,会是足以摧毁百年招牌的致命伤;对于爱酒家,则意味著自己喜爱的葡萄酒味道不再一如往年,甚至得用天价追尋过去的滋味。
农人对作物、对土地的坚持,大多是因為行之有年、代代相傳而延續至今,然而全球气候在快速变化,靠天生长的任何一种作物,都可能有一天会面对现在法国葡萄园正陷入的难关。华顿商學院教授格蘭特(Adam Grant)被譽為"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他曾寫道:"不要放棄你的价值,但要愿意放棄你的计划。"我们不需要放棄对農作物安全与品质的坚持,但是可以顺应环境,放棄A计划,启动B计划,甚至口袋还有C计划。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好幾輩子的土地,没有必要一輩子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