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详解: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就业前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详解: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就业前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aike.sogou.com/v82123910.htm#!#:~:text=%E5%BB%BA%E7%AD%91%E7%94%B5%E6%B0%94%E4%B8%8E%E6%99%BA%E8%83%BD%E5%8C%96%E6%98%AF%E6%99%AE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土木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概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土木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081004。

该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从事工程类企业相关岗位,例如电气工程、电气施工、弱电工程、水电工程、机电工程、机电设计、安装工程等。

主要课程有《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电机技术》等;核心知识领域包括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础、建筑节能技术。

该专业先进人物有黄民德、陈志新、李界家等。

设立背景

随着智能建筑的逐渐兴起,急需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然而,智能建筑技术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等学科领域,因此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在较长的时间里,建电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由自动化、电气工程、通信、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技术类人才转行替代的。不可否认,这些技术人员为智能建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缺乏建筑专业背景和建筑智能化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2006年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并于2012年将其正式列为土建类的目录内专业。由此可见,建电专业是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设立的。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开设课程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电机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CAD、建筑供配电、智能建筑环境学、建筑设备与自动化、建筑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技术等。

课程体系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时)。

实践教学: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前景将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作为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建筑智能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并带来空前的效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建筑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就业前景广阔,该专业所属的行业被广为看好的朝阳行业。建筑电气专业方向具有良好的人才需求前景。

近十多年来,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出现,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和大规模的发展,也对现代建筑电气技术专门人才的数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土建类,其中土建类共15个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土建类专业中排名第8,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70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72438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897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19元,0-2年工资3945元,10年以上工资4945元,3-5年工资5690元,6-7年工资7268元,8-10年工资9214元。

据统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南京、6、杭州、7、武汉、8、福州、9、天津、10、成都,平均薪酬在2999元。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及规划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能够在智能建筑类专业公司、大中型设备安装公司、智能化工程设计、文化/金融/宾馆饭店/大型商厦以及政府机关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与智能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业岗位为:电气工程师、电气施工员、弱电工程师、水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机电设计师、弱电项目经理、安装工程师、项目经理、中级工程师、建筑智能化项目经理、弱电设计工程师等等。

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建筑大学

天津
天津城建大学

上海
同济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河北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唐山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南
周口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 河南城建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山东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安徽
皖西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合肥城市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江西
华东交通大学

江苏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扬州大学 盐城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三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南通大学

浙江
浙江科技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湖北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三峡大学

湖南
湖南文理学院 南华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东莞城市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

广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河池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贵州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四川
四川旅游学院 宜宾学院 绵阳城市学院 四川工商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吉林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辽宁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沈阳工学院

福建
宁德师范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阳光学院 福州理工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专业解析

“建筑电气”是在土木工程学科背景下,研究以建筑物为载体的对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利用的专业。“建筑智能化”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是随着20世纪末智能建筑的兴起而发展的,需要由设备自动控制、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微电子信息技术等配合交叉实现。

"建筑电气工程"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下设"工业与建筑电气应用专业委员会",其出版刊物为《电气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学会"下设"建筑电气分会",其出版刊物《建筑电气》。教育部2000年新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已把"建筑电气工程"列为新的专业化方向。"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

相近专业

建筑学(080701/080701H)、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80704)、建筑设施智能技术(080710S)、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