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早买共有产权房的人后悔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早买共有产权房的人后悔了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hainhha.cn/gp/24193.html

共有产权房作为一种政策性住房,其初衷是为了降低购房的门槛,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实现“住有所居”。然而,最早的那批购房者如今正面临着现实的考验,至于他们是否后悔,得从多个方面来剖析:

房子质量:硬伤难以避免

弊端:早期的项目为了控制成本,有一部分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像隔音不好、墙面开裂、电梯故障频繁等等。住户常常抱怨:“价格是低了,可质量也跟着打了折扣。”

利端:少数优质的项目质量倒是过关,不过这得靠运气碰上。

出售困难:想换房?难如登天

  • 锁定期长:5 年之内不允许转让,期满之后还得优先卖给政府或者符合条件的人,买家的范围很窄。
  • 收益打折:就算房价涨了,也得按照产权比例跟政府分成,实际的收益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案例:北京有个共有产权房的业主说:“房子挂牌两年了都没人问,降价了也卖不出去。”

学区和配套: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 学区弱势:大多数项目都在郊区,对口的学校质量一般般,有的区域甚至连明确的划片都没有,子女的教育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
  • 配套滞后:刚开始的时候,商业、医疗资源都很缺乏,买菜得跑好几公里,看病只能依赖社区诊所,生活方便程度很差。
  • 转机可能:要是后期地铁开通了或者商圈建起来了,价值也许会提升,不过得等上好几年甚至更久。

政策风险:规则说不定会变,老百姓心里没底

  • 产权比例调整:未来政策要是要求增购政府的份额,就得额外掏钱。
  • 转让规则收紧:比如限制交易对象或者提高门槛,想要变现就更难了。

案例:有个城市曾经调整了共有产权房回购价的计算方式,导致业主的收益减少了。

医疗资源:远水救不了近火

郊区项目周边的三甲医院很少,老人看病不方便,遇上紧急情况可能会耽误时间。

什么样的人容易后悔?

  • 追求资产升值的人:原本期待着“低价抄底”,结果却遇到流动性差、收益有限的情况,心理落差特别大。
  • 子女教育刚需的家庭:由于学区资源不足,不得不租房或者换房,增加了不少负担。
  • 有改善型需求的人:入住以后发现质量或者配套不如预期,想换房却被“锁死”了。
  • 对政策理解不够的人:签合同的时候没有仔细研究条款,后来发现限制比想象的多得多。

老百姓的实在建议

  • 明确需求,量入为出:如果预算有限,而且是以自住为主,能够接受长期持有,那么共有产权房还是一个“上车”的选择。如果看重投资属性或者短期内要置换,那建议还是谨慎一些。
  • 实地考察,小心“画饼”:重点检查房屋的质量,走访已经入住的小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