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奶、吐奶怎麼分?專業護理師團隊教你觀察嬰幼兒吐奶頻率
溢奶、吐奶怎麼分?專業護理師團隊教你觀察嬰幼兒吐奶頻率
新手父母在照顾婴儿时,常常会遇到宝宝溢奶或吐奶的情况,这不仅让人感到紧张,还担心是否正常。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溢奶与吐奶的区别、原因及正确的照护方法。
溢奶与吐奶的区别
如果频繁看到奶水从宝宝嘴里流出,先别紧张,我们可以从以下简单特征进行分辨:
- 溢奶:通常发生在刚喂完奶时,有少量奶水从嘴角流出。
- 吐奶:奶水从嘴巴排出较大口,或呈现喷射状。
轻微的溢吐奶通常不会危及宝宝性命,这是因为在6个月前,宝宝食道和胃道之间的"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导致奶水容易逆流而上。随着宝宝肌肉功能逐渐完善,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溢吐奶的原因及何时需要就医
造成食道和胃道之间"门户大开"的主要原因有:
喂食过量:宝宝胃容量很小,如果喂进的奶水太多,当胃一用力,就会像杯子装太多水而满出来。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体重来判断是否喂食过量,如果溢吐奶多次但体重不增反减,就需要调整每次喂奶的量。
吸入过多空气:奶瓶口设计不当、宝宝喝奶速度过快都会导致同时吸入空气。当宝宝想打嗝时,奶水就会被推上来。因此,观察宝宝的进食方式并适当拍嗝非常重要。
呛咳:喂奶过急或姿势不当(如平躺)会导致宝宝在喝奶时呛咳,进而引发吐奶。建议调整喂奶速度,并保持宝宝头部和背部抬高。
至于吐溢奶的频率如何才算正常,其实并没有固定标准,因为每个宝宝的食量和需求不同。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 每次喂奶都会溢/吐奶
- 溢吐奶演变成只有吐奶
- 伴有呕吐反应
- 奶水中有黄绿色物质
- 吐奶后体重和活动力下降
新手爸妈必知的照护要点
通过正确的喂养和照护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宝宝溢吐奶的发生:
喂奶后保持直立:刚喂完奶可以让宝宝头靠在肩膀上,避免奶水溢出的同时帮助气体排出。可以用手掌微弓,轻轻拍打宝宝背部进行拍嗝。
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宝宝饿到大哭才喂奶,这样容易导致狼吞虎咽。建议观察宝宝的喝奶需求,找到合适的喂奶频率。
睡眠时持续拍嗝:宝宝入睡后仍会继续排气,如果宝宝喂奶后就睡着,不宜直接平躺,而是需要抱起来轻轻拍嗝,同时避免吵醒宝宝。
吐奶后暂停喂奶:不要在宝宝吐奶后立即继续喂奶,应给予充分休息时间,待状况稳定、恢复食欲后再进行喂养。
通过正确的护理知识,可以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确保宝宝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