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种植效益与市场前景分析
白芍种植效益与市场前景分析
白芍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其种植效益和市场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种植效益、药用价值、市场现状及科学种植技术等方面,全面解析白芍产业的发展潜力。
白芍种植效益
白芍的种植效益颇为可观。一亩白芍3年起挖可获得300~400公斤商品芍,若种植4~5年则可收获800~1000公斤成品芍。以每亩800公斤计算,当前市场价为20元/公斤,每亩毛利润可达16000元。此外,每年每亩还可采收芍药花3000支左右,按每支0.5元计算,每年可额外增收1500元。
白芍的作用
白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 心血管系统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 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解痉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 镇痛作用: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 增强耐缺氧和抗氧化、抗疲劳:丹皮总苷和芍药总苷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表明白芍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
白芍中含有丰富的芍药甙,这种物质能够预防应激性溃疡病,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还能抗肝损伤,白芍的功效能够保护人体的肝脏组织,因此可以说它是养肝护肝的天然佳品。并且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是用途非常广的一种草本植物。
白芍市场现状及未来种植前景分析
白芍作为大宗药材品种,近年来市场行情持续受到关注。节后在饮片加工商备货需求的拉动下,市场行情小幅上涨。近期市场交易活跃,具体成交价格如下:
- 一二级白芍:22元/公斤
- 含有四级芍的尾芍:15元/公斤
- 生晒狗头片:8-9元/公斤
- 熟狗头片:10.5-11元/公斤
隐形库存问题
白芍易种植、易存放的特点导致其隐形库存难以估计。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白芍种植,部分药商至今仍存有当年低价存货,具体库存量难以确定。
价格波动与减产
白芍为3-4年生品种,单产量每亩400-500公斤。2003年白芍价格跌至谷底,每公斤仅2-3元,导致大量采挖和种植面积减少。2005年随行情好转,价格上扬,种植面积小幅扩种。2010年产量达10000吨左右,但随后的2011年产量再次降至6000吨。
市场炒作影响
白芍年需求量大,生长周期长,价格常年保持低位,加上产地集中,易受热钱炒作影响,导致行情充满变数。
种植成本与农民积极性
根茎白芍当前市价,对其下种的种苗(2500棵/亩),白芍芽子支出(700-800元),加上人工、时间管理、肥料投入等各项开支,合计四年花费约2000元左右,而亩产在400-500公斤,刨去成本,农民的收入也就年均一千左右,这个收入很难让农民保持种植积极性。
白芍的科学种植技术
种植前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影响次年发芽生长。种植行距jo~60厘米,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2500~2800株。
用芍头种,开浅平穴。每穴种芍头2个,相距4厘米、切面朝下、并排放入穴内,覆土8~10厘米。用芍根种,用锄头开成穴壁35。~45。深约20厘米的穴。每穴种两根.栽时头朝南,根向北,芽与畦面平,栽于斜面上,使苗两根成外八字形,用少量土固定芍根,然后在根尾部上方施人人粪肥和饼肥、过磷酸钙,再覆土。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从白芍的市场分析来看,白芍在前几年的市场并不是很理想,前几年白芍的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导致很多的农民对种植白芍的积极性并不高,随着这两年白芍的价值慢慢的被人们所认知,它的需求量慢慢的呈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