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虚耗晚上的时光!用早起创造"高峰经验",成为更好的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虚耗晚上的时光!用早起创造"高峰经验",成为更好的你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2980/peak-experience-personality-isnt-permanent

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改变早晨和夜晚的使用方式开始。避免在夜晚虚耗时光,而是让自己早些起床,有意识地在清晨从事目标导向的行为,就能获得更多"高峰经验",实现自我成长。

想让"未来的你"比现在更好,首先要改变自己运用清晨和夜间的办法。避免虚耗夜晚时光,让自己早些起床,有意识地在清晨从事目标导向的行为,就能获得更多"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想要投入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改进自己运用清晨和夜间的办法。一天的结束应该用来放松和反思,而不是做一些不健康的消耗。当一天即将画下句点时,你已经在这一整天做出许多决定,精神十分疲惫,意志力也几乎消耗殆尽。而当我们意志力低落时,经常做出大量且不健康的消耗行为,主要是为了快速刺激以产生多巴胺。


PeopleImages.com - Yuri A/shutterstock

提前一小时上床,根除破坏性消耗

对很多人来说,夜晚常常就是在社交媒体、糖类、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娱乐消遣中放纵。特别是在意志力低落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些选择能让你得到一时的多巴胺,但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夜晚从事各种浪费又不健康的行径,还会对睡眠造成负面影响,于是第二天一早起床时就会感觉事情不顺,也让你失去信心。

和心爱的人看看电影、共度美好时光,绝对和一头栽进手机而忽略家人不一样。

如果你决心成为未来那个理想中的你,就必须躲开那些因为夜间的意志力低落而产生的陷阱。否则你白天虽然前进了一步,晚上却倒退了一步,就会拖慢你的进展。

想成为那个未来的你,清晨和夜晚是致胜关键。

想要避免在晚上从事虚掷光阴的消遣、有害无益的行为,一帖良方就是早些上床睡觉。晚上这几个小时很少能有啥了不起的成果。一般来说,只要过了晚上八、九点(大约前后一小时),工作效率就会愈来愈差。除非是安排去和亲朋好友拉近距离,否则不如早些去睡。想要比现在更快变成那个未来的你,最迅速的一种方法就是比现在早一小时上床。这不仅能让你避免虚耗时间与体力,让你得到更多休息,还能让你更早起,在一天开始忙碌之前就想好当日的目标。

由于所处文化的习惯,许多年轻人上床的时间都比应该入睡的时间更晚。如果你现在的上床时间比10点晚,对于成为未来的你大概不会有什么帮助。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你比别人"早睡这么多"根本就是个怪胎。但别担心,这种状况不会太久,慢慢,你得到的结果会证明一切。你休息的质和量都会有所提升,你能更早起,也能因为避免虚耗时间与体力而更加充满信心。

以马克·华伯格(Mark Wahlberg)为例(编按:好莱坞男星,曾演出知名电影《熊麻吉》、《变形金刚》),他每晚七点上床,于是能在凌晨三点半起床,把自己的身体训练到顶尖水准,完成他的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把那个"未来的他"设定得比一般人都伟大得多,所以他愿意投入这种多数人看来会认为极端或异常的做法、日常及行程。

今天就提前一小时上床吧。别在自己意志力与决策能力都最低的夜晚工作。让自己准备好,在第二天的清晨迎接今天的挑战。

奋勇向前,迈向未来的自己

每天早起,开始追寻那个未来的你。

如果你真的做到能早些起床,那么下一步是开始祭出各种强力行动,让自己朝梦想迈进,这会让你建立信心、累积能量,并能够持续一整天的活力。你能做出更好的决定,也能与周遭的人相处更融洽。于是,一样是一天24小时,却能过得比以前更好。

早上浪费一小小时,就得花一整天把它找回。——理查·怀特利(Richard Whately)

每天过得更好,生活自然也就更好。如果你总是睡到不得不起床,当然也只能赶着去做那些"急事",人生就很难有任何重大的进展。你只会一直维持现状,感觉时间飞逝。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年又一年就如此过去,而你却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进展。

如果你想成就心中唯一的主要目标、变成你想成为的你,就必须鼓起勇气,每天都朝向你的目标勇敢大步前进。

光是朝向目标、大胆迈出步伐,就是一个"强力举措"。强力举措能够提升潜意识,不断重新定义你所认定的"正常"行为。只要有意识地在清晨从事目标导向的行为,就能让你获得更多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你的大脑会开始变化,变得更自信,变得更灵活、有弹性,让你放下过去的自己、成为未来的理想的你。

这需要你能刻意、积极投入行动。每天有意识地上床休息、苏醒过来、然后继续朝向未来的自己大步迈进,高峰经验就会开始成为你的日常。每天你都能大量学习,而学习又会带来改变。正如英国哲学家艾伦·狄波顿(Alain de Botton)所言:"想起12个月前的自己而不感到羞愧者,肯定没有足够的学习。"

提出"自我实现"概念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拥有这些类型的进一步体验(马斯洛称为"高峰经验"),正是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事实上,要达到自我实现的等级,这样的体验不可或缺。

所谓的自我实现,是指不再受到内外的限制与束缚,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追求自己最想要的目标。马斯洛对高峰经验下的定义是:"一种罕见的体验,让人感到辽阔且深层的感动、经历前所未有的振奋情绪,从而产生高层次的感知,甚至对当事人造成难以想象的神奇影响。"

高峰经验之所以少见,是因为很少有人会主动、刻意去创造一个未来的自己,很少有人会致力于追求某个特定的未来,也很少有人会勇敢地每天都投入强力举措。

我要向你提出的问题是:

  • 你是否会去创造更多高峰经验?
  • 随着时间流逝,你是否会变得更有主动性、更有意识推动这一切?
  • 你是否会发挥更多勇气、投入更多承诺?
  • 你是否会为了未来的自己而采取行动,变得更加灵活有弹性,不再坚持"过去的自己"就是"真正的你"?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有弹性、拥有更多高峰经验,你必须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哈佛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 Langer)就解释:"只要真的有得选,就一定会有不确定性。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才不会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你总是想逃避所有的不确定性,其实是在让自己大大受限,本来你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也因为任何选择都带有风险与不确定性,这样就会让选项大幅受限。

不确定性确实不好应付。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Zuckerman Institute)的神经科学家达芙娜·萧哈米(Daphna Shohamy)认为,人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预测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那可是大脑最重要的用途。我们的记忆能力就是为此:以便准确预测未来。正是这种预测未来、事前准备的能力,才让人类这个物种繁盛了千千万万年。

但这也对个人意味着什么?

大脑的设计,就是要让你避开通往不确定的情况。不确定性就是一种要躲开的状况。所以,如果你来到新的情境、尝试过去没做过的事,常常就会有焦虑或恐惧之类的情绪涌上心头。有些研究人员认为,所有的恐惧其实根源于"未知"。战或逃的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其实也是大脑发出的化学讯号,代表这时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最好躲回安全的地方。

你的大脑就是希望生活安全无虞,一切都可以预测。你的大脑会想要阻止你踏进危险的情境。但矛盾的是,也是在你体验到新事物的时候(特别是你对未来的预测错误的时候),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最强烈的记忆、最深刻的领悟。

萧哈米表示,大脑会透过"预测错误"(prediction error,也就是猜错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来学习。"预测错误"其实就是"失败"的另一种说法。"失败"又是"学习"的另一种说法。而"学习"则是"改变"的另一种说法。

你学习了多少、改变了多少,未来的你所看到的世界就会和现在的你有多少的不同。如果你想加速学习,就必须拥抱不确定性,你必须冒险、必须犯错。这么做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更加丰沛的情绪(其中有高峰也有低谷),也是透过这些体验,让你这个人有所改变。等到你开始完全投入追求那个未来的你、而不是现在的你,就可以每天都经历到这样的高峰经验。

只要"未来的你"开始成为你每天要追寻的使命,你不再逃避不确定性、不再逃避改变,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新奇、不再重复而一成不变。别虚耗晚上的时光。用清晨创造你的高峰经验。

书名:《订做自己》(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4年2月22日
作者:班杰明·哈迪(Benjamin Hardy)
译者:林俊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