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荡魔祖师、道教第一战神、武当山奉为主神,真武大帝究竟是何来历?
九天荡魔祖师、道教第一战神、武当山奉为主神,真武大帝究竟是何来历?
农历的三月三是个热闹的日子,除了我们已知的上巳节、广西对山歌,它还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
真武大帝,尊号九天荡魔祖师、道教第一战神,被奉为武当山的主神,其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及道教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真武大帝的来历和传说,你听说过多少?
真武大帝
据古籍记载,真武大帝原名玄天上帝,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四方各有一神掌管,其中北方由玄武主宰,象征着冬日和水德。随着时间的流转,玄武逐渐人格化,演变为后来的真武大帝形象。
在宋仁宗年间,真武将军便被封为玄天上帝,成为帝君级别的高级仙官。
因玄天上帝勇武非凡,玉皇大帝久闻其名,特拜其为太玄元帅,统领诸神,坐镇北方,后来更统摄玄武之为,降妖伏魔,威震天下。
在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被视为武学至尊,具有驱邪避祸的神力。其形象通常描绘为身披战甲,手持宝剑,脚踏龟蛇,威风凛凛。这样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战胜自然和社会邪恶力量的渴望。
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之一,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圣地。武当派武术也因此得名,并流传至今。
真武大帝的信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道教的宇宙观和修炼体系紧密相连。道教导人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其中修炼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丹术、符箓术等。真武大帝作为战神,也代表了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向,即通过武学修行来达到身心合一、超脱凡胎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真武大帝的信仰还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武当山上的众多宫殿、庙宇都是为纪念和祭拜真武大帝而建。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技术上展现了古人的智慧,还在艺术风格上融合了道教的精神内核,成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九天荡魔祖师
据《玄帝实录》记载,商纣王末年,荒淫享乐,昏庸无道,得罪上天,涂炭生灵。因其罪孽深重,民怨纷腾,于是引来了六天魔王下界。六天魔王伤害众生,魔气直冲太空,天门振动,诸神惊骇。
因此,元始天尊命令玉皇大帝降下法旨,派遣北极紫薇大帝下界降魔。紫薇大帝又命令真武大帝统率诸神降伏妖魔。
真武大帝于是披发跣足,身穿金甲,外罩黑袍,统率六丁六甲、五方神龙以及数十万天兵下界,与六天魔王在洞阴之野大战。
六天魔王化为黑色巨龟想要吞噬真武。真武大展神威,将巨龟镇压在脚下,最终将巨龟关押在酆都大洞中。
铲除六天魔王之后,真武大帝又统率天兵,将下界作乱的诸多鬼怪悉数擒拿,将其驱逐到蛮荒西域。从此之后人与鬼不再混杂。
因有降伏六天魔王大功,真武大帝被敕封为镇天玄武大将军。元始天尊又敕封真武大帝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此前都是叫玄武,到此刻方才受封玄天上帝。
武当山的主神
武当山与真武大帝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道经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认为武当山是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这种联系为武当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其成为道教信徒心中的圣地。
明朝时期,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对真武大帝有着特别的尊崇。据传,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变”期间,曾得到真武大帝的显灵相助。因此,在他登基后,他特别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在武当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宫观庙堂建设,使武当山成为全国真武信仰的中心。
真武大帝在道教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从最初的护法神将到后来的北方天界重要神明,这一变化与道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元朝时期,道教将真武大帝尊为祖师北极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随着皇室和道教对真武大帝的推崇,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仰也日益盛行。真武大帝被视为能够除妖降魔、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神祇,因此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众基础。
武当山作为真武大帝的道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武术、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地。武当山的道教建筑、武术和文化活动,都与真武大帝的信仰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武当山独特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