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取暖神器变凶器!当心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的这个隐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取暖神器变凶器!当心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的这个隐患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17245

随着冷空气频繁影响,近期广西气温持续偏低,不少朋友变得“冻手冻脚”。小太阳、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等取暖设备成为大家的“贴心伙伴”。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有一种取暖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温度在45℃~50℃左右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它不像高温烫伤那样瞬间让人疼痛难忍、立刻出现明显水泡,往往容易被忽视。可别小瞧了低温烫伤,其危害不容小觑。由于低温烫伤初期症状不明显,仅出现红斑、疼痛等轻微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并无大碍。但实际上,热量会持续渗透皮肤深层,造成深部组织的损伤,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可能留下严重的疤痕,影响皮肤功能。

哪些情况容易引发低温烫伤?

使用热水袋取暖时,如果直接接触皮肤且时间较长,热水袋表面温度虽不高,但长时间的热量传递就可能导致烫伤;暖宝宝也是常见的致伤源,有些人会将其直接贴在皮肤上,随着时间推移,就可能不知不觉被烫伤;还有长时间使用电热毯,尤其是在睡眠中持续开启,皮肤在睡眠状态下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烫伤。

哪些人容易低温烫伤?

老人和儿童的皮肤较为脆弱,对温度的感知能力较差,更要谨慎使用取暖设备。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皮肤感觉减退,即使被烫伤也难以察觉,使用取暖设备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还有一些患有末梢循环障碍的人群,同样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低热物体。

万一不幸发生了低温烫伤,该如何处理?

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时间至少持续15~30分钟,通过水流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如果烫伤面积较小,也可以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但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冲洗或浸泡结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处,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以免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和后续治疗。最后,务必尽快前往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

为了预防低温烫伤,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使用热水袋时,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并且不要长时间放置在同一部位;使用暖宝宝要按照说明书,贴在衣物外层,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电热毯睡前预热,入睡时最好关闭。

低温烫伤看似不严重,实则隐患重重。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科学使用取暖设备,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皮肤健康,远离低温烫伤的危害。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