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亭修禊的公共图像记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段曲水流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亭修禊的公共图像记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段曲水流觞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9A07Q6K00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公元三百五十三年,年近50岁的会稽内史王羲之,约请亲友聚会于绍兴兰亭修禊,这是一种古老的,在水边举行祈福的祭祀礼。在他那时,每年三月初三上巳日,被定为春禊,是一年中重要的时令节日。


《修褉图卷》仇英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十二月月令图—三月》清代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那么,什么是流觞曲水呢?我们可以从上述两幅明代仇英与清代宫廷画师的作品中,对“曲水流觞”这一文化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视觉感受。

这次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聚会发生之时,画家顾恺之还仅有7岁。他日后为这次聚会所作的画,应是最早对此的图像记载和演绎。顾恺之的原作早已不存,但我们还可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宋郭忠恕摹顾恺之兰亭宴集图》卷中,一睹当时的风采。




《宋郭忠恕摹顾恺之兰亭宴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忠恕比顾恺之晚出生约五百年,为五代末至宋初的画家,这幅临摹自顾恺之的图卷,所绘42人分坐于溪水边,右侧有侍童将酒倒好,置于荷叶之上,顺水漂过,酒杯停留在谁面前,就得赋诗一首,若是做不成,便罚酒三杯。

这类曲水流觞的修禊图,成为日后历代画家们竞相表现的题材,无论是北宋的李公麟,还是元人赵孟頫,都不乏佳作。南宋时,能书善画的宋太宗赵构,亲自临写了《兰亭序》,由宫廷画家马和之补图。这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图卷,画风浓丽、工整;


《宋高宗书兰亭序马和之补图》 卷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的仇英,在学习马和之等人的技法中,融入了清新雅致的文人趣味。仇英的《修褉图卷》,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秀美,是其工笔画的典范;



《修褉图卷》仇英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仇英同为“明四家”的文征明,也留下了这幅立轴《兰亭修褉图》,在构图和人物布置上与前人的范本类似,但文征明给了我们另外一种视觉语言,用白描的方式绘出姿态各异的人物,而景物则有江南地区特有的秀润。


文征明《兰亭修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兰亭修褉图》细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兰亭修褉图》细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还藏有一套清代画院画工所作的,十二月月令图,其中这幅三月,也为我们绘出了他们心中的那一段曲水,那一种流觞。


《十二月月令图—三月》清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十二月月令图—三月》 细部清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王羲之创造出“兰亭雅集”这个大IP之后,正如他在文末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确,中国历代的诗人和画家们无一不有感于斯,其周边产品也浩如烟海。而这“IP”最为核心的部分,非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莫属,这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旷世神作,有着一段怎样的传奇经历?在两岸故宫,还有哪些与之相关的国宝级重磅藏品?且待下期再为您介绍。

本文为《有过多少往事:两岸故宫典藏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系列视频文案之一,文本及视频中部分素材取自相关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随意转载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