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提升甜瓜产业竞争力(上):种法之变 为产业注入新“蜜”方
全链条提升甜瓜产业竞争力(上):种法之变 为产业注入新“蜜”方
多年来,师市大力发展甜瓜产业,在推动良种、育苗、种植、销售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条升级。目前,“中国甜瓜之乡”一〇三团共种植甜瓜40余种,“五家渠甜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区域是甜瓜“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小甜瓜如何长成为大产业?精耕细作生产出来的优质甜瓜怎么才能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7月22日,在开往一〇三团各连队的公路边上,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甜瓜挂满藤蔓,阵阵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新农人”杨永辉正忙着查看甜瓜长势,脸上满是喜悦。
一〇三团十四连职工杨永辉说:“种植有技术、品质有保障、销售有门路,我们种瓜不用愁,一些老客户就认准咱们的瓜,一上市,全被订走了。”
一〇三团甜瓜种植经历了60多年的种瓜历史,目前已成为全疆最大的甜瓜生产基地,甜瓜生产始终处于全疆领先水平。多年来,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高产高质,种植技术的改良为一〇三团甜瓜产业注入新动能。
从传统种植到精耕细作,一亩地能产多少甜瓜?两代兵团人,各有各的招。地还是那地,产量却翻了两番,奥秘何在?
“这几年种瓜亩产量3吨左右,父辈们都是种瓜的‘好把式’,产量增加关键在于我们的种植方法好。”杨永辉说。
团场十四连职工钟朋英与甜瓜打了40年交道,多年的种植经验,让甜瓜收益颇丰。曾经,一〇三团甜瓜以传统种植为主,发展效益不高,品质参差不齐。
职工钟朋英说:“原来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现在铺膜、种瓜,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心。以前老品种产量不高,卸一茬又一茬,现在甜瓜品种质量提升,瓜整整齐齐地挂在藤蔓上,看着就高兴。”
从中沟露地栽培到小扣棚地膜栽培,再到立架式滴灌栽培模式,智慧农业源源不断地为一〇三团甜瓜产业注入新动能。
一〇三团甜蜜事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凯航说:“连栋冷棚内的甜瓜通过育苗的方式,采用高密度立架式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连栋冷棚有效防止天气突变及病虫害给甜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了甜瓜的商品率。”
这几天,一〇三团九连职工刘双宗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一波又一波的客商抢着来订购他家的甜瓜。
“只要把瓜种好,就能卖上好价钱!”刘双宗对今年丰收充满信心,他说:“要想甜瓜高产,首先选好种子,运用新技术,再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田间管理,精耕细作。”
为进一步提升甜瓜品牌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〇三团积极与六师农科所合作,不断更新、优化甜瓜品种和种植技术,甜瓜生长期间,六师农科所科研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六师农科所科研团队开展栽培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采集“‘v’型沟种植模式、平铺膜种植模式”下甜瓜水肥利用率、烂果率的试验数据,为修订完善甜瓜种植技术规范打下基础。这项科技技术服务让八连职工马进才受益良多。
一〇三团八连职工马进才说:“去年种的120亩甜瓜,采用‘V’型沟种植模式,利润30万元。所以,今年还采用了这个技术种植,瓜的长势比去年还要好,亩产在2.8吨左右。”
六师农科所园艺研究室主任王建玉说:“通过品种研发推广、栽培模式探索等,选择更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更科学的作物栽培技术,助力团场甜瓜产业健康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明日推出:一〇三团全链条提升甜瓜产业竞争力(中)——销售之变 好口碑迎来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