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哪吒能收我,你们可不行!
土拨鼠:哪吒能收我,你们可不行!
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荧屏,其中的土拨鼠形象也跟着火了一把。相信你也见过它的表情包。
土拨鼠的生物学特征
土拨鼠,学名旱獭,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土拨鼠体型粗壮,一般成年体长在3060厘米之间,体重可达37千克,相较于一般的鼠类,堪称“大块头”。它们的外形憨态可掬,头部短而阔,耳朵小巧,眼睛圆溜溜的。身披短而密的毛,毛色多样,常见的有褐色、灰色等,这使得它们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土拨鼠的叫声之谜
旱獭是土拨鼠,而土拨鼠不是旱獭。“土拨鼠”这个称呼实际上只是一个泛指。它既可以用来指代旱獭属的旱獭们,也可以指代草原犬鼠属的草原犬鼠们。也就是说叫土拨鼠的不仅仅是旱獭。
哪吒电影中土拨鼠角色“啊~”的大叫,其实是网络上的一个梗。来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这个视频中的动物并非我们国内的种类,而是生活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灰白旱獭。
我们常见的视频中土拨鼠的咆哮声其实是后期合成的,实际上旱獭并不会大声地吼叫,它们真正的叫声像小鸡“叽叽”的声音,但是更尖厉一些。当它们发现危险,感到受到威胁时就会直立起来发出尖叫,一来可以警告对方不要轻举妄动,二来可以及时通知周遭的其它伙伴危险正在靠近。土拨鼠的语言系统比猴子的语言系统还要复杂。曾经有位科学家做过“实验”他分两次穿过土拨鼠的聚集区,一次不携带枪支,一次携带枪支。他发现,站岗的土拨鼠两次发出的声音都不同,这说明土拨鼠能够描述复杂的信息。
土拨鼠的挖洞本领
土拨鼠拥有发达的前肢、向内弯曲的四只爪子和弧形的脊椎,这些为它成为草原最强“挖掘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土拨鼠们会一起挖掘洞穴,防御外敌,它们能挖出四通八达的洞穴,这些洞穴结构复杂,光洞口就有上百个。它们的洞穴口往往会有一圈隆起的土堆,可以很好地防止雨水倒灌,主巢往往设在地穴的尽头处,铺有草垫,隧道系统的设计能使空气流通,整个洞穴庞大而又错综复杂、设计精密。它们还会不断修整洞穴,使其更加舒适、安全,这些工作量和科学程度更是让人称奇。
土拨鼠的生态价值
土拨鼠是大草原上的关键物种,它们在生态环境中很重要。整个草原生态系统都依赖这些小体型哺乳动物。它们的粪便富含氮,改善了土壤的质量。草原土拨鼠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它们废弃的洞穴成为各种动物筑巢的地方,包括蛇和穴居猫头鹰。
土拨鼠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土拨鼠在生物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肝炎研究领域。其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特性都使其成为了科学家们探究肝炎疾病的理想对象。由于WHV与HBV在基因组构成方面的相似度大于禽类肝炎病毒,可以在天然宿主体内研究病毒的整个生活周期,因此土拨鼠模型也是目前在HBV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此外,土拨鼠从感染到发展成肝癌的过程相对较短,这也为研究肝癌的成因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原文来自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