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瑟瑟《枯寂》:探索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越
论周瑟瑟《枯寂》:探索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越
《枯寂》是当代诗人周瑟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枯寂"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以及人性等多重维度的深度探索。本文将从主题思想、意象象征、语言艺术和结构布局等多个维度,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读。
在当代诗坛中,周瑟瑟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而著称。《枯寂》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再次展示了诗人周瑟瑟的卓越才华。这首诗是对生命、自然、历史以及人性等多重维度的深度探索。诗人通过"枯寂"这一主题,展现了人在面对孤独、寂寞、痛苦等负面情绪时,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超越。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孤独、寂寞的环境中,通过枯坐、画鱼、穿木屐、戴斗笠等意象,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人笔下的"枯寂"并非简单的消极情绪,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反思。诗人通过"羞于宣纸的柔忍,她完全接纳了一个暴力的诗人;羞于墨汁的包容,她逐渐改变了一个肮脏的商人"等诗句,表达了对人性中暴力与肮脏的反思与洗涤。这种反思与洗涤,不仅是对个人内心的净化,更是对生命意义的升华。此外,诗人通过"弘一法师"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超越的追求。弘一法师的"游衍书溃,唾弃名利"以及"清瘦友善"的农人形象,都成为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的榜样。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枯寂》中出现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枯坐的画案"、"暴力的诗人"、"肮脏的商人"、"孤独的鱼"、"弘一法师"、"大雪中的栗山"等。这些意象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层次感。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认识枯寂比认识自己更难"、"暴力已经过去,肮脏被心洗尽"等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和场景的切换,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富有张力的诗意世界。这种结构使诗歌更加紧凑有力,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枯寂》中,诗人通过枯坐、画鱼等意象,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诗人笔下的"枯寂"并非简单的消极情绪,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反思。通过反思,诗人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暴力与肮脏,并通过宣纸和墨汁的包容与洗涤,实现了对内心的净化与升华。这种自我反思与净化的过程,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其作为诗人的独特才华。诗人通过弘一法师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超越的追求与向往。弘一法师的"游衍书溃,唾弃名利"以及"清瘦友善"的农人形象,都成为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越的榜样。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形象,表达了对生命超越的渴望与向往。这种追求与向往,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与对话,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如"大雪活埋了栗山"、"康熙十七年,八大山人佯装疯癫"等诗句,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与对话。这种交融与对话,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等问题的思考。
《枯寂》
作者:周瑟瑟
- 认识枯寂比认识自己更难,枯坐在画案边
我眼睛里的白渐渐大于黑,心中的石块是
巨大的黑,向笔端奔涌,我被我自己击中
吞下一碗墨汁还不够,还必须徙步去江西 - 羞于宣纸的柔忍,她完全接纳了一个暴力的诗人
羞于墨汁的包容,她逐渐改变了一个肮脏的商人
我这一生基本上可以用二者来下结论--
暴力已经过去,肮脏被心洗尽 - 鱼的孤独代表了一个时代,现在还可代表一个
隐蔽的我,从酒局回来,我脱离了喧闹的人群
脱离了伪善的朋友,有人企图用微信把我砍断
有人亮出权利的金条,而我迎向瞪着眼睛的鱼 - 花天酒地与悲欣交集,两种分裂的人格教育了我
我也曾陷入花天酒地,多么凶险啊!
总算过去了,现在我喜欢枯坐,喜欢画鱼
喜欢把头埋在清水里 - 弘一法师穿一袭白衣
站在我书斋窗下的乌桕树下,我一夜睡在墨汁里
嘴唇乌黑,舌头发甜,喊口渴
早晨起来跑步,身体像是死过一回一样空寂 - 游衍书溃,唾弃名利
弘一法师与我家乡的农人何其相似
农人长年劳作,清瘦友善
锄头即毛笔,轻轻扛在肩上 - 大雪活埋了栗山,我穿着八大山人穿过的木屐
戴着巨大的斗笠,父亲把笨重的蓑衣穿到我身上
那古老的装扮对于一个少年为时过早
父亲过世后,我才忆起大雪中追捕的一只野兽 - 康熙十七年,八大山人佯装疯癫
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
他的心境,我需要长时间的临摹 - 小男孩一个人站在乌桕树下,脸蛋儿冻得通红
我俯身抚摸他的头,就像抚摸一团跳动的火苗
他在等待什么?一场大雪即将到来,乌鸦徘徊
仿佛在观察小男孩,而我却有难以掩饰的枯寂 - 白雪残留在忍冬藤上,世间还有多少残留的美好?
我呼吸着雪后干净的空气,天色微暗
雪的反光愈加明亮,肥大的花蕾在我脑子里闪现
所有死去的都曾在雪地上留下过脚印 - 雨打在福济桥上
我惊讶雨啪啪落地的声音
像铜钱向我猛地砸来 - 土砖房子,黄泥涂抺
佛龛下,我长睡不起 - 杭州旧时约有两千余所寺庙
我想总该有一所属于我 - 乌鸦推开院门,伴随着一阵风
粮食与水在那里,请随便取用
我在午后小睡,不必关心世事
乌鸦乌鸦,欢迎与我一起入睡 - 除夕夜如果猫对着人叫唤,那是死的兆头
立春日猫叫那就另当别论了
诗人介绍:周瑟瑟,男,当代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策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栗山诗歌学会会长。现居北京与深圳。著有诗集《松树下》《17年:周瑟瑟诗选》《栗山》《暴雨将至》《世界尽头》《犀牛》《种橘》《屈原哭了》(繁体版)《鹧鸪与木梯》(英语)《桂花房间》(俄语)《向杜甫致敬》(多语种诗集)《周瑟瑟诗选》(西班牙语),诗歌评论集《中国诗歌田野调查》《当代诗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长篇小说《暧昧大街》《苹果》《中关村的乌鸦》《原汁原味》《中国兄弟连》等40多部,以及《诗书画:周瑟瑟》。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中国诗歌排行榜》(年选),以及诗歌民刊《卡丘》,编选有《新世纪中国诗选》《中国当代诗选》(中文版与西班牙文版)等。应邀参加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第三届(越南)亚太地区诗歌节、哥伦比亚首届里奥尼格罗文学节、墨西哥尤卡坦国际书香节、智利“中国诗歌工作坊”等。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金笔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