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心梗正在悄悄“盯”上年轻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心!心梗正在悄悄“盯”上年轻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87789?commTag=true
近日,对于年仅34岁的山东大学博导突发心梗离世的消息,大家纷纷感到惋惜。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心梗猝死事件提醒着我们心梗并非“老年病”,青壮年群体同样存在巨大风险。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体育锻炼少、长期熬夜,让心梗越来越多地“盯上”年轻人。
图源:微博截图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100万,每18~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且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甚至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在心梗的队伍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给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支持。当冠状动脉堵塞或者发生其他病变,供血会减少或者中断,使得相应的心肌严重、可持久性的缺血,以致发生急性坏死。
心梗有哪些症状?
- 疼痛:近70%表现为胸痛伴大汗,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痛常有一种紧缩感、压榨感、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少数患者表现为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此时易误诊。
- 持续时间:心梗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20分钟且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恶心、呕吐、气短、呼吸困难等。
-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
- 心律失常:见于75%至95%的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到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
-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 低血压、休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
- 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濒死感。
年轻人VS老年人心梗,有哪些不同?
- 年轻人发病更突然:老年人心梗大多有心绞痛病史,但是约3/4 的年轻患者既往没有心绞痛病史,因此年轻人心梗发病前往往意识不到,觉得自己“很健康”,一旦发病就措手不及。
- 年轻人胸痛更为剧烈: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在反复发病的过程中,心脏会逐渐建立起血管侧支循环等自我保护机制(另辟一条供血通道),而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由于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因此胸痛更为剧烈。
- 年轻人心梗病死率更高:老年人心梗多见于冠脉狭窄,而年轻患者发生心梗最常见的病因是冠脉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完全闭塞,心肌大面积缺血坏死,很容易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休克及猝死等危重情况。
年轻人被心梗“盯”上原因?
- 运动过少:缺乏锻炼,久坐于电脑前,饭后不活动,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发生。
- 抽烟酗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物质进入血液,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进而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率升高。过量饮酒可使心血管系统高度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梗和心律失常等。
- 暴饮暴食:在进食时,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摄入过多高盐高脂肪食物,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
- 过度劳累: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过于劳累、没有规律的生活,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 熬夜:夜里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心脏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 压力过大: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引发心梗。
避免心梗找上门,“4321”口诀要牢记
- 做好“4”个方面:戒烟酒、健康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
- 严格“3”项监测: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
- 避免“2”种行为:不要让自己处于抑郁、焦虑情绪中,不要给自己过大压力
- 坚持“1”级预防:如果体检时发现身体指标异常,或生活中身体出现不适,要尽早就医,干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突发心梗,谨记以下急救步骤
-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心梗患者,早期的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因为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从发病开始算起,在120分钟内的救治时间极其关键。
- 平静等待救援。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患者的情况,切勿随便给患者服用药物。让患者平躺下来,保持安静。
- 发生心梗后,可能导致猝死,此时应开放患者的呼吸道,并对其做心肺复苏,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年轻人的心梗能治吗?
治疗心梗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治疗,以及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心梗的发生。如果心梗治疗及时,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
为避免被心梗盯上,平时要提高健康意识,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以发现心梗的早期征兆。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心梗,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减少体重、饮食健康、进行锻炼等。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护理学会
热门推荐
库克印象:一位勇于改变,让苹果焕发新生的领导者
在原合同上增加补充条款需不需要重新打印
电脑硬件检测工具: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检测软件?
新塘还撑得起增城门面吗?
IQC、PQC、FQC、OQC都是什么?
炖牛腩— 出成品
中药材的选择与应用: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浙大博士生将减肥过程写成论文,这个瘦身法火了
中国古代6大天文仪器,你都知道吗?
探究福建白茶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及产地优势
什么是“白茶”?中国哪里的最好喝?今天全说明白,来,涨知识了
深度|A股“蛇吞象”流行起来!
风光互补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优化策略
孕期不适用药指南:发热、咳嗽、鼻塞等常见症状的科学应对方案
2025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上证综指将站上5100点一线,时间区间预计在三季度
发动机缸盖变形怎么修?
【医师专栏】饮食控制之路的4个妙方
电脑打游戏自动关机怎么办?一文详解解决方案
广州白云站今日开通!地铁接驳最快8分钟,看超全攻略
如何正确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自我能力
运动会入场服装指南:从普通到创意的全方位搭配建议
清代凤凰花卉纹刺绣挽袖:精湛技艺与吉祥寓意的完美结合
学习心理学:如何利用记忆规律提升学习效率?
两会观察丨版权保护难题:影视剧刚上线网上就现盗版资源,AI时代文生视频引发新课题
可生食鸡蛋:真相与选择指南
如何高效使用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表格提升团队绩效?
中药代煎模式兴起这些年,你对智慧中药房的智能设备了解多少?
如何合理使用信用卡,轻松管理财务,享受消费乐趣
信用卡额度为何“稳如泰山”?揭秘银行不降额的底层逻辑
【“枫桥经验”·横法实践】情理法共济,巧解婚恋家庭矛盾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