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朕”字的演变:从人人可用到皇帝专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朕”字的演变:从人人可用到皇帝专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2/07/82885702_1138269105.shtml

《尔雅·释诂》记载:“朕,身也。”在先秦时期,“朕”就像现在的“我”一样,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贵贱尊卑,人人可自称“朕”。

屈原的《离骚》中有一句“朕皇考曰伯庸”,这个句子中的“朕”就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老百姓也都是用“朕”这个字表示“我”。

那什么时候皇帝开始自称“朕”了呢?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曰“始皇帝”。

既然是始皇帝,那么就应该有自己专属的称呼,以彰显自己独特的地位。于是宰相李斯就建议将“朕”作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

那李斯为什么选择这个“朕”字呢?为什么不用别的字代替呢?

首先是因为秦始皇名叫嬴政,“政”和“朕”的读音相似。而更为关键的是,小篆“朕”字由“舟与灷”组成,左半边描绘的是一个船的形状——“舟”,右半边是一个火种的形象——“灷”。这两半字分别寓意了水和火,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自然元素。合在一起,“朕”字寓意了帝王承载和温暖生民的宏大景象,寓意秦朝顺应天意。

因此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选用了“朕”,并颁布规定:“天子自称曰朕”,意思是皇帝以后的自我称谓是“朕”。为了显示自己独特的地位,从此以后禁止老百姓用这个字。

诸侯王怎么自称呢?自从秦始皇自称“朕”以后,诸侯王就自称“孤”或者“寡人”。

那秦始皇在自称“朕”之前,自己怎么称呼自己呢?寡人!“寡人”是什么意思?就是寡德之人,才疏德浅之人。在古代,寡人是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己谦和自省。这源于中国古代的“以德治国”和“以德配天”的理念,也就是说,古代的君主和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如果君主或者诸侯王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因此他们通过自称寡人来提醒自己,时刻自省,保持谦逊,并且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权位来自上天的赋予和对德行的要求。

那秦始皇不准老百姓用“朕”自称了,那老百姓怎么称呼自己呢?常见的有“吾”、“我”、“余”、“予”等。还有一些自谦的称呼。愚。比如,愚兄,愚见;鄙人。表示自己学识浅薄。敝。表示自己或者自己的东西不好。比如,敝人,敝处,敝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