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台全省首个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配送团体标准
厦门出台全省首个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配送团体标准
近日,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发布实施了全省首个聚焦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配送的团体标准——《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配送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该标准为全市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及配送环节提供了详尽的管理标准和操作指南。
明确配送企业资质要求
《管理规范》对配送企业的资质提出了明确要求。配送企业应取得有效的食品经营证照(或备案),在许可核准范围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应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中国政府采购网中无不良记录,近3年内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2年内未受过食品安全相关的行政处罚。
鼓励优先采购“鹭品”
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粉、食用油、畜禽肉、禽蛋、乳制品。《管理规范》明确,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实行大宗食材集中招标采购,由通过招标程序确定的配送企业实施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配送。
在供应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管理规范》针对场所与布局、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设施与设备、大宗食材供应要求等16个项目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并鼓励企业优先采购配送获得“鹭品”认证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原料。
规定大宗食材供应要求
目前,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存在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为此,《管理规范》规定了大宗食材供应要求,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油、畜禽肉、禽蛋以及乳制品的质量标准作出了详细的说明。
为确保大宗食材能够顺利提供给学校食堂,《管理规范》还规定了标准化的采购配送程序。
厦门强化供校大宗食材抽检
为强化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厦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主动对接教育部门,摸清大宗食材供应企业底数清单,同时指导企业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加强购销过程管控;另一方面,开展针对供应企业的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有效排除风险隐患。
同时,确保大宗食材质量符合规范,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学校大宗食材供应企业列入重点抽检对象,开展专项抽检,今年以来已监测100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教育、卫健等部门,继续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完善供厦食品标准体系,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