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肥城:从戗面馒头销“北上广”看“农头工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肥城:从戗面馒头销“北上广”看“农头工尾”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6QF0CJP0530WJTO.html

仲夏时节,肥城夏播玉米长势正旺,千里沃野绿意盎然,勃发着生机活力。

而在肥城高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忙着生产戗面馒头,一包包口感筋道、包装精美的馒头,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戗面馒头有嚼劲,一层一层的、可以撕着吃,有浓郁的麦香味。”公司董事长冉德成介绍说,做馒头用的是肥城汶阳田种出的优质麦,用传统工艺制作,保留了老味道。

自古闻名膏腴地,汶阳田里粮飘香。肥城汶阳田里产的小麦加工成戗面馒头,一年能销售3000多吨、2400多万个,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远销贵州、宁夏等20多个省份。

目前,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小麦18万吨,在当地发展了1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每斤比市场收购价高出1毛多钱,仅此一项,亩均增收100多元。

从田间到餐桌,把每一粒小麦的内在利用价值彻底挖掘,吃干榨净。目前,富世康公司已从单一的面粉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小麦胚芽油、粗粮健康食品、低糖功能食品等10大类100多种产品的“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肥城市坚持以工业化思路抓农业,将现代食品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活了“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

一粒小麦历经“千锤百炼”,上演“变身记”。在肥城,一粒玉米驰骋“新赛道”,身价实现几何级增长。“这里的玉米加工成阿洛酮糖,产品价值从玉米采购每吨2000多元,到产品销售每吨5万多元,足足提升了25倍。”山东福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宁说。

落地肥城的山东福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刚刚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玉米淀粉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年加工玉米能力超100万吨、带动种植180万亩。

目前,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年产3万吨阿洛酮糖项目,打造了“原材料玉米→淀粉→果葡糖浆→阿洛酮糖→健康食品”的全产业链条。

据石宁介绍,目前全球阿洛酮糖生产企业仅有10家,产能仅为2.4万吨。福宽生物公司联合大专院校,成功攻克阿洛酮糖结晶难度大、菌株发酵不稳定等难题,独创生物合成法技术,打造国内首条万吨级生产线,带动引领整个行业生产新变革。

“项目投产后,已承接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订单,产能一举超越保龄宝、百龙创园等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阿洛酮糖生产供应商。”石宁说。

“以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成就‘从农田到舌尖’的生态链、安全链、健康链。目前,肥城市正全力打造百亿级高端健康食品产业园。”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说。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运作农业,肥城市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优质基地,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预计到2025年,肥城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将超过150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9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龙头”昂起来,链上建项目,好品走出去。依托汶阳田、高产粮、肥城桃、有机菜等优质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目前,肥城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粮食加工企业7家,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

享有“中国佛桃之乡”美誉的肥城,不仅桃子甜,而且粮菜香。前不久,策划推出的“肥城好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有特色、品质好、受欢迎的17种农产品纳入首批好品范围,塑造了“肥城产、放心选”的市场口碑,让更多“肥城好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日前,肥城拟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正在公示中。

本文原文来自大众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