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必看!家庭雾化治疗的利与弊
哮喘患者必看!家庭雾化治疗的利与弊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和吸烟率的持续上升,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哮喘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已达到4.2%。家庭雾化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因其便捷性和有效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哮喘患者家庭雾化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常用药物种类、疗效分析以及常见误区,帮助您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疾病现状
由于空气污染严重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原因,我国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正面临严峻考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之一,《中国肺健康研究(CPH)》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哮喘患病率达4.2%。一项在我国34个省市的48家教学医院中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5.1%)的患者未达到哮喘控制,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还可能导致误工、误学,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雾化吸入治疗的优势
药物治疗是疾病防治的关键一环,于哮喘患者而言,需通过吸入、口服或注射等给药途径进行药物治疗。其中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哮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家庭雾化吸入治疗逐渐兴起,已成为许多哮喘患者的治疗选择。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种类
不同呼吸道疾病适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所差异,根据相关专家共识总结如下: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可用于哮喘以及慢阻肺病患者的抗炎治疗,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需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来发挥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分为经典途径(基因途径)和非经典途径(非基因途径)。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结合,并转运进入细胞核后影响核酸的转录而发挥抗炎作用;非经典途径是指激素与细胞膜激素受体结合,可在数分钟内生效,达到抗炎的目的。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不仅可用于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治疗,还可用于慢阻肺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急性加重期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等疾病的治疗。具体而言,SABA可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化酶(AC),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合成,舒张气道平滑肌以及稳定肥大细胞膜。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可应用于哮喘、慢阻肺病、婴幼儿喘息等疾病的治疗,通过与内源性胆碱竞争靶细胞上不同亚型的毒蕈碱受体(M受体)而发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黏液高分泌状态的作用。
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的雾化吸入治疗多应用于长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获得性肺炎、严重系统性真菌感染等疾病。
黏液溶解剂:使用黏液溶解雾化吸入制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液黏滞性,使痰液易从气道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呼吸道疾病的雾化治疗中,常根据疾病类型以及疾病进展选择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如在哮喘患者的雾化治疗中推荐使用ICS+SABA以缓解症状,若发生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则推荐使用ICS+SABA+SAMA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此外,对于发生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患者,亦推荐可使用ICS+SABA+SAMA联合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
雾化吸入治疗是指应用雾化吸入装置将药液转变为粒径0.01~10μm的气溶胶颗粒,最终吸入并沉积于气道和肺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支气管舒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黏液溶解剂、抗感染药物等。
其中,含ICS疗法是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一致推荐将其用于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中。雾化吸入ICS可作为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的替代或部分替代治疗,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低。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在出现症状后首个小时内给予高剂量ICS可降低未接受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住院需求。
此外,当哮喘患者发生急性发作或是需要进行疾病症状控制时,可遵医嘱按需加用SABA和/或SAMA。相关专家共识推荐,对于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可重复吸入SABA以快速逆转气流受限,当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可考虑添加SAMA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而对于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则应联合SABA与SAMA治疗,以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
家庭雾化治疗的常见误区
动不动就上雾化:不少人把雾化看作“灵丹妙药”,稍有问题就做雾化。应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再进行雾化用药。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沙丁胺醇,可出现心动过速、头痛、肢体震颤等;异丙托溴铵可出现头痛、恶心、口干、排尿困难等。
自行配雾化药:可能引起副作用或并发症,非常危险。例如,“呼三联”方案(即地塞米松 +α- 糜蛋白酶 + 庆大霉素)曾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副作用大,现在已经被淘汰了。
雾化时越用力呼吸,越能把药物吸进去:恰恰相反,用力呼吸易产生湍流,让药物气溶胶容易沉积于大气道,导致下呼吸道及肺内药物沉积量明显下降。雾化时应该是平静呼吸中,间断进行深慢呼吸。
雾化越久,效果越好:10~15 分钟的雾化给药,一般就可满足治疗所需,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千万不要为了延长雾化时间,而将药物过度稀释。雾化吸入时间过长,气道内水分含量过高,将影响纤毛的清除痰液等分泌物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家庭雾化治疗在哮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时、合理应用家庭雾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哮喘控制,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环境中使用雾化治疗缺乏来自医学专业人士的监管,若操作不当可能危害患者健康,因此需遵医嘱用药,并进行相关培训,掌握家庭雾化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疗效与安全性。
本文原文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界儿科频道,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