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其本质。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
早在《周易》里,中国古人就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
因此,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其本质:
一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文化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它通过语言、文字、色彩、图画、影视作品和生活习俗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是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能力及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
三是人文与社会的角度:文化与人文紧密结合,具有群体性和民族性。文化是用于维系群体稳定与发展的根本力量,每个个体都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载体。
四是人化与化人的统一: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统一,即人类通过创造性活动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被这种文化所影响。
五是社会结构的关系范畴:文化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在这里,我要强调指出的是,文化和文明虽然相互关联,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然而,文化绝不等同于文明!因为一般只要存在的就有文化,但是文明必须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辉煌的文明。由此可见,文化并不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而只有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与政治民相结合,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实现文明的进步。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但并不说明现代中国的文明就有多么进步,实际上我们与国际现代文明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