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叶片发黄怎么办?详解文竹养护技巧
文竹叶片发黄怎么办?详解文竹养护技巧
文竹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光照过强、浇水过多、施肥不当或虫害等原因造成的。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将文竹转移到半阴处、减少浇水、暂停施肥或使用杀虫剂等。同时,正确的养殖方法也是预防文竹叶片发黄的关键。
文竹叶片发黄的处理方法
移到半阴处
光照过强时,将文竹转移至半阴处养护,并朝枝条及叶片喷洒水雾。夏季烈日暴晒会导致文竹叶片发黄,此时需要将其移至半阴处,保证通风条件,并适当喷洒水雾,帮助植株恢复。减少浇水
虽然文竹喜欢湿润环境,但浇水过多会导致盆中积水,引起根部异常和叶片发黄。此时应暂停浇水,将盆栽置于阴凉处并松土,以加快水分蒸发。之后要注意控制浇水频率,避免再次出现积水情况。暂停施肥
如果施肥浓度过高或使用了未腐熟的肥料,会导致叶片发黄。此时应暂停施肥,并通过浇水对肥料进行稀释。在后续的养护中,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防治虫害
虫害也是导致文竹叶片发黄的原因之一。发现虫害时,应及时使用杀虫剂进行灭杀,同时注意保持植株的清洁卫生,预防虫害的发生。
盆栽文竹的养殖方法
- 准备工作
- 花盆选择:可使用泥质花盆、瓷盆、陶盆、塑料盆作为栽培容器。
- 花盆规格:栽培容器的盆径要达到14-18厘米,目前多用扁平盆景盆栽培。
配制盆土
准备园土2份、河沙(沙土)2份、腐叶土5份、腐熟的厩肥1份,混匀后配制成栽培基质。文竹上盆
- 将高度超过5厘米的文竹幼苗栽入盆内,每年早春萌芽前换盆1次,去掉旧土,换入新培养土。
- 根据植株大小和生长情况,更换较大的盆或仍用原盆,适时剪去枯枝、发黄的叶状枝,使文竹保持美观的株形。
- 浇水方法
浇水原则为“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要浇透”,即盆土表面干燥时浇水,浇水要浇至盆底出水。
防止浇“半截水”,即浇水量只湿润表土,但下面的土壤却依然处于干燥状态,这会导致底部的根系没有办法吸收到水分。
春秋季节,每隔3-4天浇水1次。夏季天气干燥或炎热时要让盆土保持湿润,每天早上、晚上各浇水1次,同时要时常向地面、植株周围洒水,并用清水喷洗枝叶,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冬季要控制浇水,减少浇水次数,每隔5-7天用与室温接近的清水喷洗1次枝叶,以便让植株保持嫩绿、清新的状态。
文竹生育期间的浇水量与浇水次数,可根据天气、生长状况、盆土的干湿情况而定。浇水过多,则会导致盆土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浇水过少,则盆土会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容易引发叶尖发黄、脱落等情况。
- 光照要求
- 文竹是喜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不大,在散射光条件下即可良好生长。
- 春秋季节的光照相对较弱,此时将文竹放置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即可;夏季的光照较强烈,此时要将文竹转移至没有阳光直射的阴凉处,或室内光线较明亮的位置;冬季较寒冷,此时要将文竹放在向阳处。
- 施肥方式
- 春秋季节,每隔15-20天追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或追施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 夏季和越冬期间停止施肥,生长期间也要适当控制施肥,避免文竹徒长或抽生长蔓,这会破坏株形,影响观赏效果。
- 若想文竹保持低矮状态,可少施液肥,特别是含氮肥料。
- 四季管理
春季
① 3-4月份为文竹(老株)换盆,换盆前适当修剪。
② 春季的温度适合文竹生长,期间可对文竹幼苗可追肥1-2次,并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要适当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老化脱落,影响观赏。夏季
将文竹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位置,并让盆土保持湿润,频繁向其周围洒水,加强通风,停止施肥。秋季
① 此时天气较凉爽,文竹恢复生长,需注意提供水肥,增加空气湿度。
② 秋末温度降低后,室内应保持适温,并逐步将文竹移至窗边有光照处,减少浇水次数,但要保证盆土处于湿润状态。冬季
① 此时文竹处于生长停滞状态,期间需将室温保持在5-10℃以上(温度低于5℃时会发生落叶情况),并提供一定的光照。
② 减少浇水次数,让盆土保持略干状态,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