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搞懂共振极限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搞懂共振极限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chemtools.cn/forum/article/1535

共振论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由鲍林于1931年创立。它主要用于解释那些不能用传统路易斯结构式准确描述的分子结构。通过共振极限式和共振杂化体的概念,共振论为理解分子的真实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共振极限式的原理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共振论是1931年鲍林(L. C. Pauling)创立的一种分子结构理论。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的结构不能用路易斯结构式(Lewis structure)正确地描述时,可以用多个路易斯式表示,这些路易斯式称为共振结构(resonance structure,又称共振式或极限式)。在共振结构之间用双箭头“←→”联系,以表示它们的共振关系。例如苯分子是由下述共振结构参与共振的,但任何一个共振结构都不足以反映分子的真实结构,实际上,苯没有单双键之分,键长都为0.139nm,其邻二取代物只有一种,而且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典型的化学反应不是烯烃的加成反应,而是取代反应。

共振极限式是共振分子在参与共振过程中到达的一种极限状态,实际中并不能稳定单独存在。

分子的真实结构是这些共振结构共振得到的共振杂化体(resonance hybrid)。杂化体既不是极限结构的混合物,也不是它们的平衡体系,而是一个具有确定结构的单一体,它不能用任何一个极限结构来代替。每个共振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不同,即它们对共振杂化体的参与程度有差别。共振结构越稳定,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越大。共振结构的书写除符合价键规则外,还必须遵守各共振结构的原子核位置不变,各共振结构的配对电子数或未共享电子数不变的原则。

有关共振论几点争议:

一、共振论不能解释化合物的芳香性【详见休克尔规则(Hückel规则)】,有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二、参与共振的极限结构不是真实存在的。

三、共振论假定分子是非激发态结构的共振杂化体,因此无法解释反应过程中的激发态问题。

四、“分子参加共振的数目越多,分子就越稳定”的规则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本文转自:

一、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1%E6%8C%AF%E6%9E%81%E9%99%90%E5%BC%8F/19426491?fr=aladdin

二、https://wenku.baidu.com/view/4529666708a1284ac950439b.html

三、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p40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