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猪肉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猪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猪肉的营养成分、食疗功效以及食用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常见食材。
猪肉是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它也是人类摄取动物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为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营养成分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脂肪含量较高。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可含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
食疗功效
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猪肉性味甘咸,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饮食宜与忌
成年人每天适宜食用80~100克,儿童每天50克。
如果调煮得宜,猪肉可成为“长寿之药”。猪肉经长时间炖煮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胆固醇含量会大大降低。
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悬浮于血浆中而不向血管壁沉积,能防止硬化斑块的形成。
猪肉不宜在猪刚被屠杀后煮食,食用前不宜用热水浸泡,在烧煮过程中忌加冷水,不宜多食煎炸咸肉,不宜多食加硝酸盐腌制的猪肉,忌食用猪油渣。
高温烹炒猪肉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会与香烟里致癌的化学物质结合起来,提高致癌概率。中国女性缺乏相应的抵抗基因,若中国女性吸烟者做饭时经常烹炒猪肉的话,那么患上肺癌的可能性就是一般吸烟者的2.5倍。
一般来说,猪肉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要比其他肉类高。因此,肥胖和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时也不宜多食。
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人体对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不要吃涮猪肉,人吃了半生不熟、带有旋毛虫的猪肉,就会感染上旋毛虫病,出现发烧、流鼻涕等症状。也不要吃烧焦的猪肉。
孩子不宜多食猪肉,老人不宜多食猪瘦肉。幼儿长期过量地吃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猪肉,势必会摄入大量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天长日久,体内会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身体肥胖。
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猪肉。猪肉在未剔除肾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时不宜食用,人食用后很容易感染疾玻
食疗方
板栗烧猪肉
精瘦猪肉500克,板栗250克,食盐、姜、豆豉少许。
先将瘦猪肉切块,板栗去皮备用。然后将切块猪肉加水炖煮至五成熟,加入去皮板栗、豆豉炖烂至熟,再加入食盐、姜少许即可。可以分顿佐餐食用。
功效:用于肺燥型久咳、少痰的慢性气管炎。
枸杞炖猪肉
猪肉、枸杞子各适量,调味炖食。
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