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尺巷”的调解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尺巷”的调解故事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70417

"远亲不如近邻"。近日,在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海山村会议室,会泽县人民法院待补人民法庭法官通过讲述"六尺巷"的故事,成功化解了一起多年的邻里纠纷,维护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事情缘起
张某甲和张某乙本系同村村民,两家房屋相邻,多年前因为建房需要还相互调换了部分土地。现因张某乙修建围墙时,所留通道部分路段较窄,无法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张某甲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现场勘验
经过法官实地勘察,长达十余米的诉争路段确实仅能容纳摩托车或三轮车通过,中大型车辆难以进出,运输物资较不方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被告张某乙家的围墙已经建设使用多年,原来的土地样貌及是否存在历史通道等难以考证。张某乙坚持围墙是在自己享有使用权的土地面积上进行建设,不同意拆除,双方各执一词,一度剑拔弩张。

倾情调解
"拆除围墙可以,把我调换给原告建房的土地还给我。"
"拆除围墙可以,但原告必须对我进行经济补偿。"
……
被告态度一直十分坚决。"互不相让,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互相退让,让出的将会是团结和谐。"在法官和相关人员的耐心倾听以及融法理情于一体的多番开导劝解下,被告的心结慢慢打开,经过数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原告对自己在抖音和微信群的不当言行向被告诚恳道歉并删除相关视频,被告同意拆除长约13米的围墙,确保留出宽2.8米(约八尺)的通道,并表示不再需要被告进行经济补偿。

从法律法规到公序良俗
邻里亲情
从坚决不让到主动退让
互相体谅
恰是对"六尺巷"典故所承载的
历史智慧的具体诠释和良好注解

近年来,待补法庭坚持用好"六尺巷"工作方法,主动深入现场一线,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同群众交朋友、拉家常、话平安,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症结、解决急难愁盼,为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贡献司法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云南政法"微信公众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