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10本书帮助我们战胜拖延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10本书帮助我们战胜拖延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3/06/76275123_1146651627.shtml

新的一年,别再让拖延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本期书单关键词:战胜拖延,10本书让我们迎接更加美好的自己!

1 《自控力》
要想告别拖延症,提升自控力才是关键!
《自控力》这本书被誉为斯坦福最受欢迎的心理课程之一,其影响力已风靡全球数十年。
它融合了神经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深度解析了自控力的本质、工作原理及其受到的各种影响。
书中明确指出,自控力并非一成不变的天赋,而是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提升和加强的。
作者巧妙地将“自控力”比喻为人的肌肉,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来增强它。
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自控力往往会减弱,这时我们可以运用“10分钟法则”,通过思考长远目标等心理策略来增强自控力。
同样,当压力增大导致自控力下降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放松的方式,如睡眠、阅读、听音乐或散步,待压力缓解后,自控力也会随之恢复。
这本书提供了几十种理论和实用技巧,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提升自控力。

2 《拖延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刷抖音、追网剧、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及海量的信息流量,正不断侵占着我们的宝贵时间。
快节奏的工作节奏和碎片化的时间管理,更是让我们一步步陷入了拖延的困境之中。
我们常常将拖延视为一种懒惰的表现,一种微不足道的小毛病。
然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却为我们揭示了拖延背后的真相:它并非单纯的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道德上的缺陷,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所引发的。
当我们陷入“焦虑、拖延,更焦虑、再拖延”的恶性循环时,往往会感到无法自拔,甚至陷入强烈的自责情绪中。
这种情绪上的困扰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拖延心理学》本书由两位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作者撰写,她们凭借丰富的咨询经验,从海量案例中提炼出拖延行为的根源。
每位拖延症患者阅读此书后,或许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本书不仅帮助我们识别这些心理误区,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直面内心的恐惧,重新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权。

3 《掌控习惯》
有时候,我们与其与拖延症进行无尽的痛苦对抗,不如采取一种更为温和且高效的方法:那就是培养习惯。
让习惯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推手,自然而然地引领我们迈向目标,将我们带往心中所向往的地方。
提及习惯的培养,就不得不提到《掌控习惯》的作者——詹姆斯·克利尔,他被誉为“习惯专家”。
克利尔凭借着自己独到的“习惯理论”,不仅创办了习惯学院,还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目光,他们纷纷前来学习,渴望掌握习惯的奥秘。
在克利尔看来,培养习惯的核心秘诀在于:将你想要养成的习惯,转变为一种愉悦且享受的过程,从而激发你内在的动力。
接下来,便是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行为,直至它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翻越你的山》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拖延”,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挣扎与消耗。
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时,那种对任务价值的质疑、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自身不完美的失望,会像一座无形的大山,矗立在我们与目标之间。
《翻越你的山》这本书,巧妙地将这些内心的困扰比喻为“你的山”。
它不仅是障碍,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试炼石。
书中的智慧如同一盏明灯,引领我们探索内心的深处,找到那座阻碍我们前行的大山。
面对它,我们需要勇气;翻过它,我们需要毅力。
而当我们真正跨越了那座大山,便会发现,山的那边,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人生。
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们迈出第一步的力量,让我们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5 《只管去做》
当拖延症来袭,我们心中或许会响起这样的声音:“这件事情似乎太艰巨了,不如推迟到以后吧!”
然而,畅销书《小强升职记》的作者、逻辑思维领域的知名讲师邹小强,为我们揭示了“摆脱拖延,只管去做”的秘诀——那就是拆分目标!
邹小强提倡将宏大的目标细化为一系列简单、即刻可行的小任务,让你能够毫无负担地立即动手。
在他的著作中,他总结了一系列实用的模型,如“平衡人生九宫格”、“SMART原则”、“项目计划管理法”以及“三步培养好习惯法”等。
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管理,甚至连“你想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样的宏大命题,也能通过它们进行目标拆分和执行计划的制定,让梦想变得具体而可触,每一天都能朝着目标迈进一小步。
成功完成一件事情的关键,并非一时的兴趣和热情,而是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持之以恒地努力。
当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靠近目标,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6 《成功,动机与目标》
你苦于老大不小一事无成?
你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你认为拖延症无药可救?
你是否始终找不到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一般人未必说得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教会我们,如何确定目标,如何认识目标的动机来源,如何行动、达成目标。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类型,最重要的是,这个目标一定要是你真心想要实现的,而不是受周围环境影响和裹挟!
影响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你到底会不会设定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对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执行自己的目标毫无头绪,《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7 《战拖行动:四大方法告别拖延》
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不同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
根据皮尔斯·斯蒂尔博士在《战拖行动》中的研究,拖延行为受到期望、价值感和时间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他提出的拖延公式:行动动机=(期望×价值感)÷(冲动×可推迟时间),有助于我们理解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斯蒂尔博士还剖析了三种主要的拖延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拖延者提出了相应的战拖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中的减肥、存钱等领域,也适用于工作和学习等场景。
打开这本书,认真理解和运用斯蒂尔博士的理论和方法,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拖延问题,重拾轻快的行动力。

8 《深度工作》
从20岁入职,到60岁退休,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
然而,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场短跑比赛,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得失计算上,结果却损失了更长远的利益。
其实,成功的职业生涯,不只在于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因为,在职场我们经常会陷入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之中。
比如,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
我们经常会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是忙碌真的可以转化为成长的能力吗?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博士,尖锐地指出,我们大多数人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上。
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更谈不上职场能力提升了。
所以,作者创立了“深度工作”概念,即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工作,让我们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9 《看见成长的自己》
一个简单的观念,即思维模式,能够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进而塑造我们的一生。
卡罗尔·徳韦克教授经过20多年的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
这两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童年期和成年期中逐渐显现,并在我们设定人生目标、应对工作挑战、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孩子以及发掘自身潜能等方面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徳韦克教授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在音乐、文学、科学、体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她指出,无论我们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启成功的新篇章。
接受成长式思维模式,意味着我们愿意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随时准备自我成长。
这样的态度,将使我们发现一个更加不可思议、更加优秀的自己。

10 《要搞定,不要完美》
许多追求完美的人都会设定宏大的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能给予我们巨大的初始动力与快感。
对此,《要搞定,不要完美》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原有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将其一分为二,以更精确地规划行动路径。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避免羞愧感的侵袭。
当面临多个目标时,明智的做法是选择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目标,集中精力全力攻克。
同时,我们还需学会无视所谓的“高尚障碍”,即不必过分拘泥于以完美的方式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如果总是要求在工作开始前消除所有干扰,那么很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拖延之中,永远无法开始行动。
请记住,开始行动并不需要你具备非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你才能真正变得出色。
所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让目标在行动中逐渐清晰和实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