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厅水库蓄水情况及生态保护举措概览
官厅水库蓄水情况及生态保护举措概览
官厅水库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其蓄水情况和生态保护措施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官厅水库的蓄水现状及其所采取的生态保护举措。
自9月以来,官厅水库的入库流量持续攀升,展现出显著的蓄水能力。截至11月11日,水库蓄水量已达16亿立方米,水位提升至498米。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市水务部门与属地政府密切合作,加强了对坝体、闸门和库区的巡视检查,并针对不同工程类别进行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同时,抢险人员和物资保障也得到了充分准备。
近年来,随着河北、山西地区的集中输水和引黄河水入京,官厅水库的蓄水量持续增加。2021年,永定河实现了时隔26年的865公里全线通水壮举。2023年,永定河更是首次实现了全年全线有水的历史性突破。今年,官厅水库的蓄水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关键水源的调节作用,有效满足了下游的用水需求。生态补给和水源涵养方面的成效也极为显著。
守护水源,我们在行动
2023年8月30日,京冀两地共同签署了《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旨在共同构建官厅水库的生态保护体系。该协议聚焦于2035年实现水库饮用水源的恢复目标,并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全面强化水源保护。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属地协同保护机制,与延庆和怀来法院召开司法保护会议,以确保库区秩序和水环境的安全;同时,通过增殖放流活动推动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此外,还设置了生态警务站,并与怀来县政府签订了联防联治联建合作框架协议,以提高执法效率。在湿地净化水质方面,已建成三大湿地,总面积达到330公顷,年处理量高达15330万方,累计处理水量达到12亿方,总氮和氨氮去除率超过50%,确保水质达到Ⅲ级标准。另外,还推进了库滨带修复工作,方案已获批准并启动建设,旨在打造环库生态圈,恢复植被,并强化水源保护。同时,新建的封闭管理、巡视和监控措施将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实现官厅水库的封闭管理和路通目标,确保不会对红线内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官厅水库管理处积极投身于《永定河保护条例》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围网工程和封闭式管理的强化措施,进一步夯实了水源地的保护基础。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他们致力于推进全国水库矩阵的试点工作,以期实现更加高效和科学的水库管理。
水环境巡查管理所负责人吴建书介绍,他们采用“水、陆、空”全方位的巡视方式,确保库区水事秩序稳定和水环境安全。在4月到10月的汛期、暑期以及重要节假日,他们会增加巡视人员,提高巡视频次,保障水域安全。
近年来,市水务部门通过科学调度水量,使永定河全年全线保持水流,从而恢复了河流的自然节奏。这使得库区水质得到显著提升,大部分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整体水质呈现出向好的趋势。
同时,官厅水库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成为了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这里累计观测到鸟类115种,包括黑鹳、遗鸥、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黑脸琵鹭、大鸨等多种珍稀鸟类。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首次来到官厅水库的候鸟已经将其作为迁徙路线上的固定驿站。
黑脸琵鹭,这一珍稀鸟类,也选择在官厅水库驻足。其独特的面部特征和珍贵的迁徙习性,使得这一物种在官厅水库的生态环境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鸿雁,这一优雅的迁徙鸟类,同样被官厅水库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它们在此驻足,利用这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宜居的环境,为即将到来的迁徙之旅储备能量。
黑翅长脚鹬,这一身姿绰约的鸟类,也被官厅水库的优美环境所吸引。它们在此悠然自得,尽情享受着这里宁静的生活,为即将到来的迁徙之旅养精蓄锐。
永定河库岸管理所负责人 付鑫磊
“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其左岸是溪流湿地,而右岸则依次分布着森林湿地、湖泊湿地、鱼鳞湿地、生物糖湿地以及单元湿地。在八号桥湿地内,永定河主河道上精心布置了3座挡水堰,通过调控挡水堰上的闸门高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上游的水位。同时,引水闸被用来将河道中的水流引入湿地系统。在湿地的运行过程中,水生植物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吸收水中的多余营养物质。而在冬季,这些水生植物会被移除,从而进一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实现水体的净化。”
“永定河库岸管理所负责人 付鑫磊”
库区蓄水丰沛,生态画卷徐展。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永定河,如今生机勃勃,活力四溢。其源源不断的水流,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