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长神经损伤的解剖、病因、特征、及诊断和治疗
胸长神经损伤的解剖、病因、特征、及诊断和治疗
胸长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其症状包括胸前疼痛、胸闷、呼吸不畅等,容易与心脏疾病混淆。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长神经的解剖结构、损伤原因、特征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相关解剖
胸长神经起自臂丛锁骨上部,C5-C7 神经根,经臂丛后方进入腋窝,沿前锯肌表面下行,支配前锯肌。胸长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可与胸外侧动脉伴行,且与肩胛背神经起始段有合干的情况。了解胸长神经的解剖路径对于相关手术操作以及避免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前锯肌是一块宽大的肌肉,起于上位 8~9 个肋骨的外面,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胸长神经就像一条 “线路”,为前锯肌的活动提供神经信号传导。
功能
主要负责前锯肌的运动功能。前锯肌对于稳定肩胛骨、协助上肢进行上举、外展等动作起着重要作用。
二、胸长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
- 肩部负荷过重或颈部受重击
胸长神经的走行路径可能因为肩部承受过重的压力或颈部受到撞击而受损,导致前锯肌瘫痪,表现为“翼状肩”。
- 重复性劳动或运动
长期的重复性劳动,特别是需要使用肩部的重体力劳动,以及多种运动中的牵拉伤,都可能导致胸长神经损伤。
- 手术或医学操作
腋区手术或第一肋切除等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胸长神经。此外,臂丛牵拉伤引起的瘢痕反应也可能压迫胸长神经。
- 炎症性神经炎
臂丛神经炎等炎症性病症也可能导致胸长神经损伤。
- 不良姿势或身体力学
长期伏案、手臂长时间外展等不良的姿势和身体力学可能导致神经卡压或压迫,从而引起胸长神经损伤。
上述原因,除了手术和医学操作外,其他原因通常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适当的劳动保护和生活方式调整是预防胸长神经损伤的重要措施。
三、胸长神经卡压的特征表现
胸前、胸侧壁和腋下不适,有胀痛或针刺样疼痛,要是在左胸区很像心绞痛的症状,当然发生在右胸区域肯定就不是心脏方面的问题。
会有从后背一直痛到心前的感觉,表现出前胸贴后背的疼痛,多与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合并有关
有翼状肩胛的特征,即肩胛骨与胸廓贴合不好,呈翘起的状态。
四、胸长神经损伤的诊断流程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加重和缓解因素等。同时,了解患者的职业、日常活动习惯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胸长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接着,进行身体检查,重点检查胸前、胸侧壁和腋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前锯肌的力量和萎缩情况。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和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最后,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做出胸长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
五、治疗
- 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片、辅酶A、B族维生素等。
- 物理治疗
包括颈部理疗、中药热敷、按摩等。
- 神经调控治疗
包括颈部神经阻滞治疗和神经射频治疗。
- 微创治疗
如小针刀治疗,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或希望避免手术的患者。
-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胸长神经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颈5、颈6神经根松解治疗等。
- 康复训练
如训练菱形肌、中下斜方肌、前锯肌等,增强肩胛骨的稳定性。注意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