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偏见“切割”的灵魂 —— 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偏见“切割”的灵魂 —— 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7/19/60253983_1146242997.shtml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影片构建的奇幻世界里,申公豹是一个极具争议与深度的角色,他的存在打破了传统动画角色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为观众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也让我们在观影之余,不禁对人性的本质、挣扎与抉择展开深入思考。

申公豹,出身豹子精,作为妖族,即便凭借自身努力进入玉虚宫,成为昆仑山的弟子,与太乙真人同为师兄弟。却始终无法摆脱因出身带来的歧视与边缘化。长期被主流仙界排斥,让他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与不甘。这种被压迫、被忽视的境遇,是他性格转变的重要根源。

“天命说妖族永世为奴时,可曾问过我们愿不愿意?” 这句台词,将他内心深处的愤懑与反抗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甘心被命运随意摆弄,为了打破这种不公平的束缚,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不惜一切代价,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反抗之路。

从与东海龙王合谋盗走灵珠,到在陈塘关布局,他的前期行为透着一股“邪气”,在众人眼中俨然是个阴险狡诈的反派形象。这份野心背后,是他对命运不公的奋力嘶吼,他渴望通过极端手段来获取他人的认可,这种对命运的强烈反抗,体现出人性中不屈服的一面。

然而,申公豹并非只有冷酷与野心。他重情重义的一面,犹如黑暗中的微光,让这个角色有了温度。

对待徒弟敖丙,他倾尽全力培养,不仅传授法术,还教导为人处世之道,一心希望敖丙能成为他打破偏见的有力证明,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令人动容。

在面对家人时,他更是展现出温情的一面。他珍藏仙丹,只为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弟弟申小豹投奔他时,他满心欢喜,即便自己在仙界混得不如意,也在弟弟面前强撑着大哥的担当。

当家人遭遇不幸,他虽悲痛万分,却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分析,理智地寻找幕后黑手。

在陈塘关危在旦夕之际,他摒弃前嫌,挺身而出与三龙王搏斗,只为保护哪吒的父母,这份情义在关键时刻得以彰显。这种重情重义,是他人性中温暖的底色,让我们看到,即使是被视作反派的角色,内心也有着柔软的情感角落。

申公豹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与挣扎,这也是他人性复杂的重要体现。他一方面被野心和对命运的不满驱使,做出许多伤害他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他又有着对情义的坚守,渴望被爱与认可。

在陈塘关的布局中,他原本以为自己是掌控全局的人,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被更强大的势力利用的棋子,这种被愚弄的感觉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在关键时刻救下哪吒的父母,勇敢地面对无量仙翁。这一转变,展现出他人性中的挣扎与觉醒。他在邪恶与正义、黑暗与光明之间徘徊,每一次的抉择都充满了痛苦与无奈,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也让观众更能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

申公豹的悲剧性命运,是他人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试图打破宿命,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他的反抗虽然充满力量,但方式过于偏激,这也注定了他最终的失败。

影片中的申公豹,就像现实生活中那些出身平凡却怀揣梦想努力拼搏的人,一路遭受挫折与冷眼,即便拼尽全力,也可能无法摆脱困境。这种悲剧性的命运,让观众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命运、出身等问题的反思:在面对不公的命运时,我们该如何抉择?是像申公豹一样以极端的方式反抗,还是寻找更为理智和平和的解决之道?

或许,导演饺子也想借申公豹这一角色来讨论现实中的偏见、自我认同的挣扎,或者权力与认可对人的影响。影片中的申公豹,不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小镇做题家”吗?

总之,《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申公豹,是一个充满人性深度和复杂性的角色。他既是偏见的受害者,也是偏见的传播者;他既有对权力的极端追求,也有对“同类”的深切关爱;他既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又在人性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申公豹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人性并非非黑即白,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他的野心、叛逆、重情重义、矛盾挣扎以及悲剧命运,共同构成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