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技考古最新成果:古代基因组揭示3000年来中原人群遗传稳定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院科技考古最新成果:古代基因组揭示3000年来中原人群遗传稳定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yurenhao.sizhengwang.cn/a/zzdxkgywhycxykgxxjgzb/241221/1988607.shtml
近日,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团队联合郑州大学周亚威教授团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cient genomes shed light on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的快讯论文。
众所周知,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由于缺乏古人基因组数据,我们还不清楚过去3000年里动荡的政权更迭、连绵不断的战争和非汉族政权的统治对该地区人群遗传组成的影响。
厦门大学、郑州大学和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提取和测序了从西周、春秋、唐代到明清时期的中原地区30个古人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将新测序的中原古人样本与之前已发表的中原新石器时代古人和现代河南汉族基因组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了跨时间尺度下的群体遗传学分析(图a)。研究人员观察到,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原地区没有看到明显的人群遗传结构的改变(图b)。这与欧洲动荡的人口历史形成鲜明对比。唯一的遗传离群值是一个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个体(图b)。该个体与一些现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遗传同质,都可以被模拟为中原古人和东亚南方古人的混合。历史文献记载了从中原到华南的多次迁徙事件,但只有少数案例记录了从华南到中原的迁徙事件,比如清政府曾派遣大批被称为“闽营”的福建军民到中原进行开垦。鉴于所有古代中原样本和今天生活在中原的汉族人群都没有表现出如此高比例的东亚南方相关血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离群个体不太可能代表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主要遗传谱系,而更可能是来自华南的移民。
该研究填补了中原人群距今3000年来的古基因组数据的部分空白,扩展了我们对中原人群历史的理解。
热门推荐
一晚上醒好几次,8 个办法让你睡整觉
传染性强,所有人都易感,此病秋冬天高发,及早预防很重要!
北航与北理工对比:综合实力与专业优势全解析
网课进度管理怎么做的
智能开关的物联网卡应用:作用、优势与选择策略
电影点映:让影迷提前体验新片的重要环节与宣传策略解析
更适合宝宝!多地医院推出“中药棒棒糖”
食品热量怎么算?营养师教你轻松掌握
科学减肥:28天健康调整,轻松瘦身不反弹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基础知识分享
中医解密:瘰疬痰核是什么病?
去澳洲工作雅思要多少分?
如何理解股票交易中的筹码和成交量关系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纪律管理模式?”
生信高性能计算平台配置指南:AMD vs 戴尔T640
肢体无力?口齿不清?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
守护心脑血管:高效预防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策略
李可老中医:5剂中药治愈颈椎病的真实案例
红色的意义——激情与力量的象征(从文化、心理到政治)
夜晚“靓”起来,消费“火”起来!雷州夜经济持续升温
为什么逆境能成才?
佳能RF卡口镜头推荐:10款镜头全方位解析
光伏运维工程师是做什么的?新手必知的日常工作与挑战
科普|消化道早癌如何早发现、早预防?
减肥的关键,提升基础代谢值!4个方法让你消耗更多热量
鲁迅:把一生活成了一首诗
彰显深海考古成果,CGTN纪录片《深海遇见丝路》见证海上丝路繁荣
985高校最新排名:五梯队划分,东北大学为何再次垫底?
广西三月三”盛大启幕,广西奏响文旅融合与民族团结新乐章
RAID5原理详解:如何实现数据安全与存储效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