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证据无效情形及应对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证据无效情形及应对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9952467.html

证据是司法实践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证据的有效性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旨在分析证据无效的常见情形,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证据无效的常见情形

  1. 证据的获取方式非法

证据的获取方式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例如侦查、审查、搜查等行为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且未取得被调查人的同意;


证据无效情形及应对策略 图1

(2)证据是通过威胁、利诱等方式获取的,例如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以威胁、利诱等手段迫使被调查人作证;

(3)证据是通过欺骗等方式获取的,例如调查人员采用欺骗手段使被调查人作证。

  1. 证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

证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证据的载体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使用手机、微信等电子设备存储、传输的证据,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固定、复制、保存;

(2)证据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未经相关部门审批,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3)证据的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证据来源于境外,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1. 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存在问题

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是证据最基本的属性。如果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存在问题,则该证据应视为无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证据与事实不符,如虚假陈述、虚言等;

(2)证据存在漏洞,如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3)证据的来源不可靠,如证人证言缺乏可靠性,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应对策略

  1. 对于证据获取方式非法的情况,应当排除证据的效力,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法院应当对证据的获取过程进行审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2. 对于证据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应当排除证据的效力,并告知当事人重新收集、补充证据。同时,法院应当对证据的收集、固定、保存等过程进行审查,确保证据符合法律规定。

  3. 对于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存在问题的情况,应当排除证据的效力,并告知当事人重新调查、补充证据。同时,法院应当对证据的来源、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

证据无效是司法实践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证据无效情形,应当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司法公正得以实现。同时,应当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当事人对法律的认识,引导当事人合法、规范地提供证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