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火爆的启发:游戏分级迫在眉睫
“黑神话”火爆的启发:游戏分级迫在眉睫
《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火爆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游戏分级制度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家长对游戏的担忧出发,探讨了游戏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游戏分级制度的具体建议。
《黑神话:悟空》热度不减,持续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屠榜”。从制作工艺、游戏体验,以及对游戏产业的助力、对中国文化出海的贡献,各方都给出很高评价。
但翻阅网上跟帖,却是另一番景象:“又来毒害青少年了”、“电子鸦片”、“这样大肆推广游戏好吗”......家长们的担心、忧虑甚至愤怒溢出评论区。
毕竟,如果按照ESRB评级标准,《黑神话·悟空》的年龄分级应为17+成人级,这意味着游戏中可能将包含强烈的暴力、血腥、肢解、粗口和少儿不宜内容。
家长们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呼声,必须重视。有媒体曾组织专家抽测了流行的117款网游,结果显示,近7成由于传播低俗信息、鼓励恶意PK等原因,被专家认为不适宜未成年人使用。
不可否认,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个老话题,而且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曾在2020年底颁布《网络游戏适龄提示》,但落实缺乏硬手段和法律支撑,效果并不理想。早在2019年,也有游戏开发商设置玩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甚至人脸识别才能登录,实践中都效果欠佳。
《黑神话:悟空》的火爆,给了人们再一次审视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契机。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不仅要考虑年龄,也要考虑未成年人心智发展水平,更要结合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还有玩家对内容的接受度等等,分级才能更准确,制度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要出台专门的游戏管理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分级制度缺乏法理依据和强制性的尴尬,可以参考国外成熟经验,从发行源头的审批到对游戏内容的审核、对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景的监管,都要在法律层面有所明确,让分级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要多方合力落实分级制度。比如销售商对购买人身份资格的核查;网吧、电竞酒店等游戏场所对玩家的严格准入;家长更要做好表率,担负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责任,不能随意让未成年人使用游戏设备,甚至主动拉上未成年人一起通关。这有不少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在日本,青少年玩游戏必须全程监控;在英国,家长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更会被控告失职等。
游戏产业发展和保护青少年并非零和关系。深圳是游戏产业大城,可积极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特区立法权优势,在保障游戏产业发展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上做出“双赢”探索,积累更多经验。
图片:《黑神话:悟空》官方网站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