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刑事律师解读:保释与取保候审究竟有何不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刑事律师解读:保释与取保候审究竟有何不同?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50933

保释与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和具体操作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从概念、适用范围、程序、权利保障、期限规定和担保方式六个方面,对保释与取保候审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一、概念不同

保释:强调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尊重,保释被视为犯罪嫌疑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司法部门通常要优先考虑,没有特殊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得拒绝。

取保候审:强调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是中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基于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形成的。

二、适用范围

保释: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理论上无论什么性质的案件都可以保释,只有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才会被拒绝,如犯罪嫌疑人有潜逃记录、可能进一步犯罪、会威胁干扰证人等。

取保候审:适用范围相对较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

三、程序

保释: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实施逮捕后,须决定是羁押、无条件保释还是有条件保释。如果决定羁押,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 24 小时,最长不超过 72 小时)提交治安法官。开庭后,法庭仍须考虑是否应对被告人予以保释。

取保候审:在中国,取保候审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审查批准后实施。逮捕后通常是先关押,取保候审是对拘留、逮捕措施的补充,而不是先决考虑。

四、全力保障

保释:犯罪嫌疑人及其代理人对司法部门拒绝保释有权利提出上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当事人只有申请权,如果司法机关拒绝申请,当事人没有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期限规定

保释:在一些国家,保释的期限可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官或相关司法机构确定,并且在保释期间需要遵守相应的保释条件。

取保候审:在中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12 个月,并且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六、担保方式

保释:通常要求犯罪嫌疑人或其代理人缴纳相当数额的保证金,也可能要求提供保证人等其他担保形式。保证金的数额和具体的担保要求会根据案件的性质、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确定。

取保候审:既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也可以要求其交纳保证金,并且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