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起源到唐代,中国文化的冲突、融合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起源到唐代,中国文化的冲突、融合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8/21/8102575_1135276470.shtml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一书以全球文化的视角,将中国放在东亚、亚洲多元化乃至世界体系的位置,诠释了中国文化多元复杂的发展历程。作者许倬云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图景。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 石器时代:中国地区的人类最晚在公元前六七千年发展了农业(北方种粟,南方种稻)。南北的差异在建筑上也有体现,北方是黄土房屋,南方是竹木建筑。

  • 文化形成:村落的社会扩大,超过单一村落的聚落群,其文化圈的形成,进而导致相当地区内人民产生文化认同,由此凝聚为一个具有共同意识的社群,这两项发展是构建复杂社会的条件。社会复杂化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执行管理功能,即会出现权力的层级化,也就是社会体走向政治体,最终形成国家的组织。

  • 考古文化分区: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北方、东方、中原、东南部、西南部、南方。这些文化圈彼此影响聚合,给予中原文化以巨大的发展能量,使之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

中国文化黎明(公元前16-前3世纪,夏商周)

  •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商到周华夏文明初成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文明思想体系——北方的儒家与长江流域的道家两者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中国型思想的核心。

  • 文字与王权:殷商文化时代性特色,一是有了当代文字的记录——卜辞,二是从卜辞中显见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与王权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的分界线。

  • 周人的天命观念:周人提出的“天命”观念,引申为两点:第一,统治者的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二,超越的力量,亦即上天对于人间秩序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这些观点,是当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

  • 儒家思想: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仁”,孟子兼论“仁”和“义”,荀子则认为人性是空白或是中性的,经过自我的训练和修养,即所谓“学”的过程,人才能成为仁人君子。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秦汉)

  • 秦始皇的贡献:秦始皇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 汉代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相辅而行,从此中国有了一个相当专业的官僚阶层。汉代的文官政府对于皇权,有时是共生互利,有时又是对抗制衡。

  • 佛教的融入:佛教进入中国,道教组织成形,二者同步进行。道教既是中国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反应,也借用了佛教的制度与仪式,超越了民间信仰的有限格局。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汉代到北宋)

  • 门阀士族:自东汉以至南北朝,中国社会呈现阶层结构,世家大族的力量十分强大。

  • 文化融合: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遭遇抵拒,在所难免。不论南朝梁武帝佞佛或是北周武帝灭佛,都反映了佛教信徒众多,声势浩大。从佛教初入中国,如以公元前1世纪计算,到唐代结束,经过一千年,佛教终于完全融入中国文化。

  • 文化成就:在现代学术领域中,数学、天文学与生物学几个学门,都曾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可观的成就。比如,中国传统历法是太阳年太阴月的阴阳合历,比如李淳风,比如《九章算术》,比如祖冲之等。

  • 经济与技术:隋唐时代经济能够突飞猛进,当由于两个因素,一是人口增多,二是交通方便。前者提供消费市场,后者加强交换机制。

  • 文化认同:这个民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草原文化对于汉文化的冲击,也留下相当深远的影响,生活起居的方式,由席地而坐转变为据案坐倚,就是一例。

总结

《万古江河》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图景。从石器时代到唐代,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充满了冲突与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文化史,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