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攻略:从教材到实战的全方位指导
高三文言文专题复习攻略:从教材到实战的全方位指导
高三一轮复习往往从文言文开始,这不仅因为文言文分值占比大,更因为通过大量背诵记忆,文言文是很容易提分的。那么,如何高效进行文言文专题复习呢?本文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
很多学校的高三一轮复习往往是从文言文开始的,为何如此安排?一是文言文的分值占比大,二是文言文多是知识类的,凡是知识类的专题,通过大量的背诵记忆,还是很容易提分的。文言文的学习没有多少诀窍,关键是多背诵,多翻译,多默写,因此,我们把这个好操作、易提分的专题放在了最前面。
复习文言文总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吧。首先是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反复背诵高考必背篇目,凡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都会让学生默写改正。默写这项作业看似很耗费时间,也没有技术含量,但默写对理解和记忆的帮助是要大于出声朗读的,无论信不信,这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客观事实。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背诵,学生应将教材文言文掌握得很扎实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上课一检查,许多学生并不能将每一个课下注释烂熟于心,或是一默写就错字连篇。保守点估计,一个班有一半的学生能吃透教材就不错了。那么,经过前期的长时间学习,学生为何还将教材搞不定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这届学生上高一时适逢疫情,许多文言文都是在网课期间学习的,学生学得并不扎实,疫情结束,学生返校之后又没有进行系统地复习,故而夹生饭较多;二是文言文本身的学习难度就较大,而且比较枯燥,学生不愿读,即使读了,也是浅层次的读,并不用心。所以即使给学生留了很多时间,但效率依然低下。
无论前期文言文学得如何,到了高三阶段,必须要坚持滚动复习,依然要注重对教材的背诵,背诵记忆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替代不了学生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检查力度,究竟该如何检查,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
复习教材是基础,一些解题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实词推断法,文言文断句方法,一些翻译的技巧等等,这些方法在考试实战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虽然有效果,但绝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复习教材,复习专题知识点,只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还要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大量阅读,培养语感,也是不可或缺的提升能力的途径。课外文言文的素材哪里找?读史书、读古籍也是不切实际的,最好的阅读训练素材应是各类模拟题中的文言文材料,可以带领学生读这些材料,但不一定要做后面的题,因为只要材料读懂了,后面的题目又有何难度可言?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难度很大,也很枯燥,所以喜欢带领学生一起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推敲字词的含义,一起判断一些文言现象,遇到一些典型的句子也喜欢让学生口头翻译。在解决了“言”的问题之后,对文本内容的赏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掰开了揉碎了讲,适当地点评,也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或许有些老师会认为,很多习题后面都有译文,让学生自己看看不就行了吗?诚然如此,基础好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学,但对大部分基础不好的孩子,老师带领阅读,其实也是一种阅读示范,老师在读的过程中如何去断句的,如何去推断实词含义的,如何去翻译重要句子的,如何去评点文本内容的……这些都相当于手把手地在教学生。而也一直认为,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老师的阅读示范也一定要做好。
总而言之,文言文的专题复习并无多少技巧而言,只不过是学生读得多,记得牢;老师上课时讲得细,讲得透而已。